第63章 丛竹寺和尚63(2 / 2)

姜黛心里一惊,见掩饰不住,只好如实说来,了尘的身份,他及父亲与明公的关系。

“如此说来,那大师与明公关系匪浅。此前他身份如此敏感,不想公之于众,也是情有可原。”朱浅风沉思,虽然他答应自己的弟弟不再追查那女子,但只限于不把那女子告知给皇兄,那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说不准到了丛竹寺,谜团自然解开,答案就在眼前,让他的内心蠢蠢欲动。

对!探访这寺庙,不能大动干戈,否则以明公和皇兄敏锐的嗅觉,定会抽丝剥茧,找出那女子,那让弟弟如何自处?想到这,他突然脑瓜一闪,跟姜黛道:“姜姑娘,小庙藏高僧,明日我们何不去拜访那位高僧?”

姜黛一听,正合自己心意,正准备点头,突然又想起另一桩事,道:“可王爷,你身体还未全好,这一来一回,怕您吃不消!况且那寺建在山顶,爬上去,也够吃力的。”

朱浅风道:“本王前段时日缠绵卧榻,身子骨都酥了。趁着晚春晴好,出城闲逛,到寺里问个佛法,让心舒畅一些,对身体也是大有裨益。”

“王爷,你是不是瞒着我什么事?”姜黛问。

朱浅风笑道:“我也说来话长,那位了尘大师,与我父皇也有过一面之缘。如今我在京中,父亲故友怎能不去拜访?”姜黛想想,朱浅风说的不无道理。

突然,姜黛闻到一股饼香,原来他们经过“杨氏烧饼铺”,那家店做的烧饼,面脆油香,饼中有羊肉、花椒、豉,涂上满满的酥油,再放入火炉中烘烤,五分熟时便可以食用。刚才正好是一炉刚做好烧饼出炉,怎能不让人饥谗垂涎。

姜黛忙让梁申义停住,她跳下车,径直走到老板娘跟前,开心道:“春姐,来三个烧饼!”

老板娘抬起头,吃惊道:“小道长,你认识奴家?”

姜黛伸起手来搔着头发,心里想道:“见到春姐,心里高兴,竟然忘了如今这幅模样,是江神仙旁的小学徒。”

“哦!我是听姜姑娘提起。”姜黛说道,并从兜里掏出钱,笑着递给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朝春姐脸上瞧了一瞧。

春姐是她的邻居,那天锦衣卫来家,左邻右舍对她避而远之,当时只有春姐担心她想不开,过来安慰,并给了她一些钱。那天她和谢遥偷回药堂,她顺路朝春姐家望去,只见她家门口挂上两只灯笼,门上贴了个喜字,知道她出嫁了。在此之前,姜黛知道她有婚约,因两人平日里甚少碰面,所以也没多打听。想不到她是嫁给城中最会做烧饼的杨家。如今看到她满面春风,姜黛心里甚是欢喜。

春姐看那年轻男子笑着盯着她看,心想:“这人倒是怪,看得人心慌慌。”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低下头,把额前的那缕头发别到脑后,忽然看到姜黛的荷包。

这时,杨家小哥从后堂出来,看到一年轻男子盯着自己妻子看,以为是浮浪子弟来调戏,冲着姜黛喊:“你小子买完烧饼就走,在那直愣愣的看什么。”

听了这声骂,姜黛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样,太像登徒子了。大概春姐家的那位,以为自己对春姐有非分之想。刚想解释。只见春姐推了一把她家那位,低声骂道:“你改改那直鲁秃的毛病,这位小哥,是姜姑娘的相好。”姜黛一惊,再看手中的荷包,心里暗笑,怪不得刚才春姐冲自己一笑,原来是误会了。

春姐家的那位顿时收起了怒火,对妻子柔声道:“哦,就是你常提起的那位姜姑娘?”春姐点点头。他朝姜黛作揖,道:“哎呦,这位小兄弟,刚才不好意思!来来来,再给你几个烧饼。”说完,又把几个烧饼朝姜黛怀里塞,姜黛胡乱接着,忙不迭道谢。

春姐拍了下丈夫后背,道:“糊涂东西,把小兄弟请到里面,再上碗羊肉汤呀!”

“你看我,真是蠢到家!小兄弟到里面坐。”春姐丈夫热情地把姜黛请到屋里,这时看到她身边突然冒出个鹤发童颜的老者,指着姜黛问:“这位……”姜黛转头,见是朱浅风,不知如何答复,朱浅风道:“老夫是他的师父!刚才……”未等他说完,春姐丈夫道:“原来是师父呀,那也是姜姑娘的家人,来来来,老人家,跟小兄弟一起进屋,吃烧饼,喝碗羊肉汤再走!”说完,就把这两人热情拥到店里,然后给两人端来两大碗热乎的羊肉汤,里面好大几块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