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场小风波62(2 / 2)

果不其然,皇爷爷抓起桌案的笔筒,但发现桌案上空无一物,才发现,不知何时,儿子已悄悄把案桌上的东西搬空,气得他只能拍着桌子,指着朱瞻基,冲着朱高炽暴跳起来:“这,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这个逆子你怎么不拖出去打死呀!”

父亲吓得头都快低到胸口,他颤颤道:“皇上,您刚才说‘没人敢要你的命,你爹都不行’。我哪敢要他的命呀!爹,您先别生气,听听这孽障说啥。”

转过头,冲着朱瞻基骂道:“畜生,你又惹爷爷生气,也不仔细点你的皮。”说完,给儿子使眼色。

朱瞻基会意,说道:“爷爷,您是想要大家表明上尊敬您,还是心里敬重您?”

圣祖:“废话,当然是心里!”

“表面上的龙椅只有一把,其实在历史长河中,龙椅是两把。一把靠祖上封荫,顺其自然接到自个手中,比如汉献帝、宋徽宗;另一把,由深渊及荆棘、尸骸和刀剑铸就,如唐太宗。前面那些,坐在那椅子上,就得让人供着,就跟庙里的佛像,有人供才有香火,没人供,就只是一尊泥像而已!后面那把,功绩堪比日月,与天同齐!对天,当然是敬!所以大家是敬您爱你,为何要供您呢?”

圣祖一听,心里乐开花,但脸上还是面无表情。

他在桌上抓了个空,跪着的儿子会意,忙给自己的父亲端上了一杯刚上新的龙井,并跪在原地。圣祖抿了一口,眉头渐渐舒展开,他轻轻地放下茶杯,道:“接着说!”

“孙儿这段时间也常跟老臣们聊到治国之道。对此前的政策也颇有些体会。当年太祖爷爷把皇位传于他,是看中他与孝康皇帝身上的‘仁’,希望国家的发展能‘稳’。可是他制定的许多政策,流于形式而忽略实际,特别是恢复周礼,仅仅只是对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其实这样只会增加不必要的纷扰和麻烦,会对已经稳定的朝纲产生破坏。”

圣祖点点头,说到:“不错!他跟孝康皇帝相比,真是差太多了太多了!”

“所以他的灭亡,完全就是人祸。人祸乃万恶之首,恶不除,不是天之道。”朱瞻基抬起头,慷慨激昂地说到:“顺天,则兴;逆天,则亡。皇爷爷,你所为,是承天之举。”

一番话,说得圣祖心地透彻,茅塞顿开,脸上不再掩饰,笑了起来。

“您在乎的,是那张龙椅吗?您在乎的,是世间的河清海晏,为万民打下的新天地。所以,那位争龙椅,争的只是如佛像般供人朝拜;而您却在造庙,这庙里是国泰民安,是万国来朝,是粮粟盈仓。”

圣祖哈哈大笑,指着身旁的椅子,让朱瞻基坐下,朱瞻基答到:“孙儿不坐,有些话,孙儿跪着说。请皇爷爷让父亲坐,他的一片苦心,皇爷爷不懂,孙儿懂,孙儿不愿父亲受不白之冤枉。”

圣祖听了,看着自己眼前这憨憨的儿子,把他叫到跟前,细细端详,道:“你看你,虽贵为太子,但太不懂爱惜自己了。你看你的白头发,都要比我这老头子多了!爹知道,你操的心比我还要多。你不像我,推行的政策,反倒像我那大哥,也怨不得他在的时候,对你多有疼爱。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点,见到掉落的鸟儿,就让人放回树上。这么多年,你在这个位置,一定支撑的很辛苦,否则也不会想着,卸了太子这重担。但这太子之位,放在你手中,爹是最放心的。你毕竟不像你二弟那个冒失鬼,要是真把这位置给他,没几年,把国家给霍霍完了!你是爹的好大儿,你的辛苦,爹都看在眼里,每日朝奏晚省,身心俱疲,可你就这样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这怨不得朝中那帮老儒对他如此敬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