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失踪了的母亲32(2 / 2)

姜黛掏出个钥匙,名唤做“百事和合”,只听一声闷响,锁开了。

“姜姑娘,你这暗门藏得真严实,如果不是你带路,根本找不到。”

“以前我爹出门,他不喜街市的热闹,就走这条小路。我小时候,常喜欢在这条小路跟他玩捉迷藏。”姜黛说完,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小时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你爹应该不是个大夫,是个园艺师,刚才一路走来,风景甚好!走在这,还能陶冶情操。不像我家,院子甚大,但是就放一堆木桩木棍,真是白瞎了那个好院子。”谢遥一想到家里那院子,就头疼。

小时候他不好好练功,父亲就让他到那空荡荡的院子蹲马步,大太阳下热的皮肤都冒着热汗也不准休息,所以现在一看到空院子就害怕。

“这不是我爹打造的,是我娘弄的。小时候我爹常说,我娘就是一个花姑娘,任何植物在她手里,都能长得郁郁葱葱。可是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说着,声音暗淡了下来,母亲的面容已经模糊,好像世界上从不曾有过此人。

“你娘,是仙逝了吗?”谢遥小心地问道。

“不是,是离开了,如今不知道她还在不在世上。”

说完,姜黛指着院子里笑着说到:“当时她在的时候,院子里有个大缸,里面养着一只红鲤,我叫那只红鲤‘红尾娘娘’,她离开后没几天,那只红鲤就死了。”

推开院子里左边的一个厢房,这个正是姜岿的卧室。

打开房门,一阵若有似无的霉味扑面而来。仔细算来,从父亲离家到如今,这间屋子,起码半个月没有人的生气了。

房子需要人气来养,装修再精致的房子,如果没有人气,就如一个干枯的富贵老妇,即使你与她两两相望,在那一双干涩的双眸里,也不会读出时光的故事,让你忍不住感叹:“那只是一个干瘪的老人,真是令人乏味可陈。”

在一瞬间,姜黛恍如隔世,看着熟悉的一切,她感觉父亲应该没有离开,只是出了一趟远门,就像小时候她打开院门,父亲就拿着甜枣糕站在她面前一样。

姜黛赶紧把合窗支棱起来。

这个合窗做的比较大,整整占据了墙面大半,外层窗心是灯笼锦组成,窗棂格是由棂条攒成,棂条之间,是透雕的团花、卡子花。

阳光从棂条间透进来,形成明暗光线对比,在强光下,还能看到细小的闪着金光飞浮的粉尘。

在墙角下还摞着一沓书,都是姜岿准备扔了的,里面大多都是炼丹之类的书籍。

姜岿曾告诫女儿,奇技淫巧之书,人看多了,容易生“邪心”,不求务实,只求务虚,这对人生是极其有害的。这些书经年累月吸收着空气里的水分,册子已变得泛黄和残败,捆书的绳子已露出毛丝。

因为这几天无人打扫,书册上布满了灰尘,封面已烂成絮状。

合窗下是一张方大古朴的铁梨木书桌,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砚台下压着一张毛纸,上面写着“人”字。小时候父亲教她练毛笔,写到这“人”,父亲说“人”虽只有两笔,一撇和一捺,但却蕴藏无穷的道理。撇是放,生活就应该放达自在,不要被外物所奴,只求本心;捺是收,人生要懂得收敛克制,不因放任自流,要讲真理。

姜岿的房间简朴素雅,一眼望去,里面的陈设一清二楚。

卧榻、书桌、衣挂、柜子、架格、案几的花瓶里插着一枯枝、花瓶旁是一个雨花石。

这雨花石应该经年累月被触摸,石头上还泛着光润的色泽,这一木一石的搭配,让整个房间显得更有生气,微景调心,夏日生凉意,冬日赏绿意,四时有景,心神安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