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荒原染血,黑云压城(1 / 2)

建威中郎将的中军大帐内。刘耀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难以下咽的麦饭。

天色将晚。营帐的门帘被人掀开,寒冽的冷风直吹的火盆呼呼作响。向军校尉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将军。那淳于达刚才飨食全军,不像是中计撤退。反倒像是为大战做准备。”

刘耀还没说话。侍立在旁的赵机却学会了抢答。

“咳咳。别急,让箭矢再飞一会儿。”

刘耀无语的瞥了他一眼。这老小子,还真会现学现卖。

而向军校尉,却是直接无视了赵机。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刘耀。

“淳于达能看出来,就对了。毕竟好歹也是将门子弟。不然,他要是跑了。咱们可就前功尽弃喽。”

这正是第三步战术。

第三步:彻夜扰敌,故布疑阵。使敌军疲惫怯战,借此拖延时间;同时保留破绽,让敌军犹豫困惑,防止逃跑。

敌众我寡,越晚发生正面碰撞,对我方越有利。所以,主打一个能拖就拖。

这一步的关键是对破绽大小的衡量。

破绽过小,会使得敌军信以为真。若是敌军提前跑路,并不符合刘耀的军事目的。

但若是破绽过大,敌军发现过早。则可能使我军处于不利局面。

不大不小的破绽,很难掌握。所以,刘耀提前上了一个保险,彻夜骚扰。即使敌军发现的早,士卒也没有战斗精力,那决战也只能放到明天了。

听到刘耀这么说。向军暗自心惊。他和同僚们还想着,能退敌就不错了,将军却在担心敌军跑了。当真是虎胆雄豪。

怪不得昨日将军不听劝谏。原来是要故意留下,粮草运转等等这些破绽。

想到这。向军心头大定。将军既然能奇迹般的,在绝境下坚持一日余,那还差这最后大半天吗。

“将军想必是早有御敌良策了。敢请将军下令。”

闻言,刘耀招手把向军叫到跟前。将自家的计谋托盘而出。最后嘱咐道。

“仲戎。将我军令传至各校尉。告诉他们。这最后一战,难以取巧,须得用命去搏了。”

是夜无话。两军都在养精蓄锐,准备决一死战。

第二日天方明。淳于达的大军便集结整齐。

士卒们身着铁甲,头戴兜鍪。或持戈矛,或持弓弩,或持刀盾,又或骑马提槊。个个站的腰背挺直,精神抖擞。

各部结成一个大方阵,弓弩在前,刀盾居中,戈矛最后。两大行方阵,呈一字排列开来。骑兵候在左右翼。方阵后,还留有预备军方阵。

两万大军犹如泼墨一般,晕染了数里荒原。

淳于达甲胄整齐,位于中军。见各部集合完毕。扬起令旗,向前一挥!

一时间,万物屏声。唯有低沉厚重的号角声,回荡在天际。

“咚!咚!咚!”

沉重整齐的鼓点,敲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大军开拨。心跳、步伐、鼓点融为一体。就连大地也在微微颤抖。

万里黄沙升腾而起,随大军向前蔓延。甲士们用兵器敲打盾甲,喊着口号。

砰!砰!“杀!”

天地间回荡着他们的杀喊声,宛如雷鸣。一瞬间席卷了刘耀的六千大军。不少新兵面无血色。

这,是面对整个天地的杀机!

身处中军的刘耀,神色激动,喘着粗气。这就是他喜爱冷兵器战争的原因。可惜,副本里的实力以及这副躯体的弱小。不能支持他,驰骋于万军丛中。

所谓,临敌不过三箭。刘耀抬手,令弓弩手齐射放箭。然而,那几千箭矢比起对方那庞大的军阵,宛如蚍蜉撼树,收效甚微。

甚至,不少士卒好像还听到了,对面传来若有若无的笑声。

刘耀只见黑潮一般的敌军停了下来。而后,茫茫箭海,飞升高空。弥漫向整个天际,刹那间,天地都黯淡了几分。

“架盾!”

士卒们方才伏身架起层叠的盾牌,那犹如瓢泼大雨般的箭矢便迫不及待的砸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