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口号(1 / 2)

涿郡与河间相近,赵兴先带人携礼,将孙礼母子送到河间后,又赶往清河国去寻朱灵。

孙母在马车中,孙礼跟马台,还有几名跨刀背弓得董家部曲护卫骑马在旁,一同的还有两辆牛车,后面跟着数名仆从,马车上都是董杨赠给孙礼得厚礼,里面有绸缎还有金银等,千金买马骨,礼数都做出去了,何必又扣扣搜搜。

前往乐成的路上,孙礼看到不少拖家带口,携老带幼的一家子,还有不少衣衫褴褛,相互搀扶的流民,都同样跟孙礼他们一样,赶往河间。

“噗通!”

一个拖着幼童的半大小子,摇晃了几下后,一头栽倒在了地上,旁边的幼童顿时间叫着“大兄”,开始拗哭起来。

但一旁得那些行人,只是冷漠的看了兄弟俩一眼,便面无表情的继续向前挪动,这种事,他们一路上,见到的实在是太多了,出了官道,哪条路旁枯黄的树叶子下面没有几具骸骨。

那个半大小子之所以倒下,是饿倒的缘故,但他们这些人,自己都饿着肚皮,哪里又有多余的粮食给那两兄弟吃。

“我儿!”

马车内的孙母,这时候忍不住出声叫住了孙礼,随后从包袱中拿出几张胡饼,递给了孙礼,“将这些接济给那兄弟俩吧!”

马台看着孙母拿出来的干粮,张了下嘴,还是摇了摇头,天下流民多少,连大汉朝廷估计都救不过来,他们带得这点干粮,又能救活几人,索幸快要到河间乐成了,也不在乎这点干粮了。

看到孙礼手中的胡饼,周围那些流民,眼中都露出些许绿光,几个流民都有些蠢蠢欲动,这时候马台抽出佩刀,几名护卫也都纷纷抽刀搭箭,让有些想抢夺胡饼的流民,都放弃了想法,只得埋头赶路。

那孩童接过孙礼给的胡饼,喉咙不禁吞咽了一下口水,还是将胡饼掰开,塞到了地上得半大小子口中,虽然昏迷,但口中却下意识的咀嚼起来,显然是饿极了,孙礼又将水囊,交给那孩童,让他给大兄灌了几口水。

“多谢恩公!”

片刻之后,昏迷之人缓缓睁开眼睛,那孩童见状,连忙向孙礼叩谢道。

孙礼一行人再度启程,那俩兄弟就跟在他们马车不远处,还有不少流民也跟在之后,似乎都在期待,看孙母能不能再施舍救济一些吃食。

孙礼见状,也没有驱赶,反而略微放慢了几分速度,马上,孙礼向着一旁的马台说道,“马兄,这些流民,俱是前往河间乐成,投奔董家!”

“如果真如传言那样,董家愿意救济这些流民,那董家真乃仁义也!”

马台捋了一下胡须,刚才他也已经打探清楚消息,知道这些流民,还有牵家带口的丁户,到底是去干什么。

这些流民现在各郡县官吏,都不愿意管,甚至将其驱赶,不允许他们靠近城池,毕竟郡守、士族、豪右老爷们心善,看不得这些流民受苦。

当然,董家招揽这些流民屯田,用的也是董太后的名头,董太后心系天下招抚流民,董太后能干这种事,董杨干这种事,那就要被被人怀疑,是不是心怀不轨了。

那些郡吏,不愿意救治这些流民,是因为耗费太大,要拿出无数钱粮安置,哪个郡县愿意把钱粮用在这些流民、破产的丁户身上。

至于士族、豪右们,他们倒是愿意招募流民来做佃户或者部曲,但也不敢招募太多,否则就要被弹劾,被当地郡县忌惮了。

来到乐成地界,孙礼他们看到入乐成城池外设着关卡,在一旁还搭着不少棚子,几口大锅在熬制着粟米,那些流民还有丁户,看到粥棚顷刻间就冲了过去,但随即就被守在一旁的的衙役们给挡了下来,郡兵也纷纷呵斥,又用棍棒打倒数人之后,才让众人冷静下来。

随后掌管民籍的乐成吏员,将这些人按户编册,登记完一户,让这一户领取粟粥。

孙礼将这一幕,都看在眼中,在粥棚另一端,还搭着不少简陋的棚子,不少人聚集在这边,孙礼打探过才知道,来到乐成的这些流民,需要等旬日之后,经城中医者检查没有恶疾或者感染瘟疫,才能够被允许进入城中,到董家领取田亩。

听到瘟疫,孙礼、马台神色都是大变,在大汉帝国,这几年来,这个词才真的是能让人如谈虎色变小儿止啼,由太平道掀起的黄巾之乱,死的人,跟前者相比,几乎是不值一提。

不管是宗亲诸侯,还是士族名士豪右黔首,只要沾惹了这玩意,那不管身份如何高贵,最后都难逃一死,如何能让人不惧!

查验过后,孙礼等人被放行进入乐成,早有听到风声的董家宾客出迎,将孙礼等人带到了一处宅院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