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谁家娘子舞钢刀(2 / 2)

姑娘连着耍了3遍刀法,每一遍都有侧重,每一遍都能有不同的刀蕴,真可谓遍遍都有精彩;

姑娘耍完三遍刀法,突然停止,躬身一揖,闪退身后不语

姑娘身穿红衣,身材高挑,动作轻灵,皮肤白皙如玉,往那里一站,有一股英姿飒爽的侠气之美。

这时候在看众看客,像傻了一样,静静的看着,人美刀也美。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想法。

突然间“哗”的一声,一个人鼓起掌来,其他人才想起来鼓掌,这掌声真是声如雷动,众人鼓起掌来,场面热闹,气氛上来了。

这时候只见白发老者,再次躬身行礼:“老少爷们,大家有礼了;小老儿我叫马兴,兖州东平人,这是小女马芝;因前往凉州,半路上突发疾病,遭了难,看病用去路途盘缠,一路乞讨至此”

“有道是山不亲水亲,水不亲艺亲,用这手艺图大家一乐呵。希望各位老少爷们能够多加施手,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施以援手,这次小老儿感激不尽。”老头再次行礼。

到底是荆襄大地,人们相对中原地区,相对比较有钱;地里的作物要好过。靠近山区,民风淳朴。

围观的众人,也就扔起了手里的散钱,铜钱,一个个丢在地上,像下了一片小雨一样。

红衣姑娘作揖不停同时飞快的捡起了地上的铜钱;场面是比较欢快,人美功夫俊,人家父女手上功夫值这个钱,老少爷们倒没什么说法。

好事年年有,人美心地善,咱们也随口说一下真善美的渊源。

话说这世上,平常人都有这个向善心!从古以来大家讲忠义礼智信。这个从三皇五帝开始,代代相传。除非社稷崩溃,天子失德,诸侯遍地,这时候江山易主,符合人们的价值传承观。

然后到了汉魏出了个曹操和曹丕父子夺了汉室江山,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有失臣子本份,但是曹家江山是曹操从一众诸侯中抢过来的,也算说得过去。

可是到了魏晋出来个奇葩,司马懿父子直接从曹魏手里抢江山;天子没有失德,社稷没有分崩瓦解;这叫恶!

直接硬抢江山,晋朝直接开了这个坏头,这种大臣以后哪个皇帝敢留。看过杨家将的人就知道,这时候会感到皇帝做的没错!所以才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

你看秦汉、那些大丞相、大将军哪个不是开府设衙,人们的信、德在哪里。天子放心,大臣有分寸。秦汉北逐匈奴,南平安南,这里君臣没有失信和猜忌!君臣都能有作为,有分寸!到了晋没有分寸!

晋朝的失德造成了南北朝4百年君臣轮流坐,皇帝明年到我家。

最倒霉的是后世的李唐战神李靖、明朝的李善长,甚至晚明的袁崇焕也是这样,皇帝猜忌(你立再大的功劳不行),你的反将计才能成功。

再好的大臣!皇帝怎么都要把你搞死,不允许威胁皇位的大臣出现!不允许能力强的大臣留着学司马懿夺小皇帝的江山,不要托孤重臣了!遗憾!!!从汉以后汉人江山再也没有威震华夏的直捣黄龙式大将出现。

后世朝代宋不敢用武人,明不敢用武人,不敢信武人,才造成了,玩嘴的儒生文臣,没有能打仗的国家武臣,一遇到打仗国家就吃亏!

这本书本来想写三国题材,三国题材要好的多!只是看到终晋一朝,已经把整个民族的价值观给拉下了,也给后世民族造成了深深的苦难。小子不才,才有续写这段故事的初衷。不论好坏,路走则有。路远因走有才能成坦途可能,没人走的路,那依然是一片荒野。写到此处想到写这本书的初衷,小生不敬之处请拜谢各位看官见谅。

书归正传,正说到这个红衣女捡钱,只见片刻功夫红衣马芝姑娘把地上钱捡完,再次作揖道谢,转身准备回走。

突然听到声音说道:“慢着”

张远闪眼一看“原来是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