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谁家娘子舞钢刀(1 / 2)

次日早起,用过早饭,张远安排小翠去找马夫宋亮准备好马匹,准备一天的出行。

大概等了半个时辰,小翠来报,马儿准备好了。

张远走出家门外,就见马夫宋亮牵出家里他常出行的白马,在门口等待。旁边还有家丁宋青一路同行有个照应,顺便处理些杂事。

张远骑上大白马,宋青骑上枣红马,2人路上无话,一路打马前行。

出了栏竹村,周边山上基本光秃秃的一片,这时候的树枝还没有发芽;临近息兰河两侧的竹子长得非常漂亮,这是老一辈花了大功夫经营在柱山周边经营这个栏竹村,张远感叹,老一辈的不易。

下山到筑阳县城有一段山路,过了7、8公里的山路,来到平地,视野随即开阔,人烟也随之多出来不少,各式各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营生,看到汉水两岸的麦田为这个初春增添了几分亮色,精神不禁一震,悠然产生了一种“”花好月圆景色美,清流绿盈才是春的感叹。

抬头看到远处的野鸟在上空盘旋,都在吃早食啊!

青石镇到筑阳县20多公里的路程,大概一个时辰,一路直奔筑阳县何家何老爷的府邸:

何家从汉起就聚集在此处筑阳县域内,是大户人家。

何姓在筑阳的发展,不得不提起南阳何姓。

在南阳郡是何姓是望族,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就是其中的翘楚,南阳何进本是世代屠夫,奈何妹子做了皇后,家世声望起来了,乃至于曹魏步入士族大家;东汉末年周边的这支顺阳郡何姓同何进家族有所攀附,这样筑阳何姓就发达起来,百年来,论起声望,在筑阳县是首屈一指的家族,兴旺之时也是郡望。好景不长晋朝建立南阳何氏失势。不再声达于朝,闻名于州郡。但是在筑阳县还是一方豪强的存在。

筑阳县汉属南阳郡;东汉太末年改;建安十三年隶属南乡郡,太康5年隶属顺阳郡,交通便利;西北通汉中地区,西南通上庸、永安地区;东北可通淅川、南阳地区、东南亦可达荆州治所襄阳。

东汉末年刘表部将驻扎拱卫襄阳所修;而后张飞和张郃二张传闻有在筑阳东南五里有大战过的痕迹,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走在筑阳的街道上,两旁是古朴的建筑,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但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们摆着各种小摊,卖着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听到各种方言的交谈声,不时有汉中和巴蜀的客商,静静的感受到这个县城的热闹和繁华

走在这宽阔的县城里,张远沿途观看这里的繁华。

突然前面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张远闪眼一看:只见前方父女两人,一个红衣女子在围着场地敲打铜锣,清脆响声的“铛、铛、铛”在场地之间回荡,锣声响罢,一个头发斑白身材高大的卖艺老者走上前来,紧抱双拳,四方一揖聚起嗓门,声音洪亮:“各位!各位父老乡们,小老儿路遇贵宝地,耍一趟刀法给老少爷们看一下”

“老少爷们,大家看好了,我这就给大家演练刀法”

只见红衣姑娘走上前去,锈花刀挥舞了起来。

手中锈花刀上下翻飞,动作飘若鹅毛,动若惊鸿,一动一静闪现着一种灵气的美丽。

第一式:红梅初绽。只见此式刀法如红梅初绽,娇艳而飘逸。刀锋如新磨的利刃,闪烁着寒光,犹如红梅初绽,娇艳欲滴。刀意犹如寒冬的红梅,傲立风雪;姑娘红衣盛雪,飘逸异常。

第二式:锈花舞动。此式刀法如锈花舞动,优美而快速。刀锋在空气中划过,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犹如锈花在风中舞动,姿态优美。刀意犹如风中的锈花,时而飘逸,时而凌厉,变化莫测。姑娘动作轻灵,硬挺挺的钢刀,给舞出颤抖的“呜呜”之声,这个手腕上是有真功夫的。

第三式:疾风破云。此式刀法如疾风破云,迅捷而凌厉。刀锋如利刃破空,切割空气,发出尖锐的破风声,犹如疾风破云,直击敌人。刀意犹如寒风中的红梅,坚韧不屈,又如疾风破云之势,无坚不摧。这一式舞出凌冽的杀意,刀快、狠;一股狠辣溢言于表,众人不由得心中萌生出一股凉意。

张远看着姑娘舞刀,心里不住的想罢了,罢了,这姑娘是真有功夫,也不住的点头,动作漂亮、干净。

第四式:俏梅回风斩。此式刀法如小巧的梅花飞旋,飘逸而精准。刀锋在空气中回旋飞舞,犹如回风舞柳,飘逸而优美。刀意犹如风中的回旋,时而疾风骤雨劲力十足,时而如飘飞鹅毛轻柔婉约,变化莫测;

这时候只见姑娘面前如同雪花飘飘;两只翠灵灵的白手像挥舞弹棉花糖一样,“嗖嗖嗖”声音刺耳,画面而又优美,只见这口不大的绣花刀飞快旋转翻飞,一时间画质感和声音交织着,煞是好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