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极意浪剑斗南拳(1 / 2)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广州城南一树古榕却生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树上鸟儿叽叽喳喳,好不快活,树下小贩售的物件琳琅满目,好不热闹,不时有鸟儿拉下粪来,往来的人也满不在乎,这便是自然的美好。

离古榕不远,摆了个擂台,擂台不大,本是前些年广州巨富贾有钱设擂比武招亲所用,事后并未拆除,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武之人切磋武艺的好去处,偶尔也有些江湖散人缺了酒钱,上台摆擂,赌些钱银。

今日里,擂台上便有这等人物。

那人生得魁梧,古铜肤色,满脸胡渣显得有些沧桑,一双剑眉却是少有,斑白双鬓似是有些与年龄不符。

此时他正斜靠在一酒葫芦上,那酒葫芦竟是被一长剑支撑,仿佛稍有些震颤,他便要滑倒下来。

擂台边上放了个钱篓子,里面有些碎银,过来得晚些的路人不明所以,驻足已久的便说道:“那汉子摆擂比武,谁要是赢了他,篓子里的银子便可统统拿走。”

有人便问了:“那怎的没人上去打?”

另人回道:“怎的没有,上去了几人,都是三两招便被打下阵来,难看的要紧…”

正说着间,人群中又跃起一身影,八尺高台,他轻轻松松跃至擂台中心,一脸云淡风轻,众人见他轻功如此了得,又看着年轻,纷纷喝彩,那人见众人捧场,有些得意,拱手朝四方道了谢,又看向擂主,见其依旧斜着身子,满不在乎的模样,心中有些恼怒,却还是先礼道:“在下佛山金山钊,未请教!”

台下有人听闻,暗喝一声:“他便是金山钊?果然英雄出少年!传闻他师从南少林寺灵虚大师,后还俗依然行侠仗义,在佛山一带颇具侠名,他这一出手,那擂主危矣!”

挑战者报了名号,台下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也纷纷传入擂主耳中,知道来者不善,擂主终是站直了身,抬手指向那个钱篓子,轻声笑道:“金少侠,请?”

金山钊见擂主没些礼数,眼中只有钱银,遂而翻手暗劲微运,弹出一粒碎银,不偏不倚正落入钱篓子中,冷笑道:“贪财之徒!”话音未落,更是未等台下观众反应,他人已冲向擂主,两副铁环噌的一声贴上手腕处,呼的便是双拳齐出,朝擂主胸口击去。

见到铁环,擂主知道这金山钊练的乃是南少林的十八银环拳法,昔日里他曾领教过南少林玄字辈僧人这套拳法,拳劲刚猛无比,又以银环为佐,更是霸道无常,只是不知这金山钊的拳法练到什么境地。

他不敢大意,闪身后退躲开,同时抽起长剑击出一招白云盖顶,铮的一声碰响,他那长剑击在金山钊右手铁环之上,饶是事先知晓这拳法威力,已是做好周全应对,他握剑手腕仍是宛如受到千斤力一般,好生吃痛,不由仰天长啸:“极好,极好!”

金山钊不懂擂主喊些什么,忽地便扎起马步,凝力回拳,那十八个铁环便又噌的一声聚在双手上臂处。

擂主见此架势,便知金山钊要出狠招,笑骂一声道:“才交手就要使起上乘招式了么?!”

说话间已是踏空而起,向后飘开,金山钊见状,岂能让敌拉远,未等气力凝齐,便双拳推出,十八铁环层层叠靠,轰声如雷,擂主顿感一股拳劲迎面袭来,不敢大意,单掌拍出,全力抵御,怎知十八银环拳法后劲十足,接了一招便似是中了十八拳一般,震得他连退两丈有余。

这位擂主显然掌法稀疏,临急出掌没些章法,多是输些内力护体,卸下来势拳劲,一招下来竟有些狼狈,内力也被消耗不少。

等得他卸了后劲,由衷叹道:“未曾想金少侠的十八银环拳法竟比玄静大师所施展的那套,丝毫不落下风,果真天赋奇佳,为何却还了俗,可惜可惜!”

金山钊沉声道:“承蒙灵虚师父厚爱,将这套拳法悉数相授,奈何金某人俗事难以了断,实是与佛无缘,师父便允我还俗,我虽不能成佛,却想用这套拳法惩奸除恶,也算行善积德吧!”

擂主听罢,端起酒葫芦,大饮了一口,朗声大笑道:“哈哈哈,世间若是再多些金少侠这般人物,该是多好,来,我们打个痛快吧,小心了!”

边说间,右手长剑已然抬起,忽地又飘向金山钊,金山钊见他似是认真起来,不敢怠慢,右腿抬起,单腿立地,双拳置于前胸,仿若金鸡独立,如此架势,进可攻,退可守,如若金汤。

青光闪动,擂主那柄长剑携着剑气,划出一道青影,劈向金山钊的面门,金山钊正欲抬左腕来挡,却不知擂主未等招式使完,翻手剑直,陡然变招,疾刺向金山钊上腹,金山钊也是反应极快,右手猛然拍下,啪一声拍在剑背,不料擂主借势飘身而起,瞬息间便落至金山钊身后三尺,长剑倏地刺向金山钊后背,金山钊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先前抬起的腿回身便是一记罗汉回旋,长腿竟也能踢出几成内劲,擂主紧忙收剑,跃身往后拉了些距离。

两人这般二次交上手,顷刻间便过了三招,台下看官有些呆了,竟忘了喝彩。

边上一名白衣剑客,头戴猩红面具,面具内咯咯作响,似是紧咬后槽牙的音响,握剑右手颤抖不已,旁人瞧见了,以为他是犯了瘾。

擂台上,金山钊见擂主吃了暗亏,自是应当乘势追击,足底运气,疾奔而上,待近了身,他的拳脚功夫优势更盛,出拳不再留力,拳拳凶猛无比,招招石破天惊,逼得擂主或闪身躲避,或移剑格挡,毫无还手余地。

两人便是如此一人狂攻,一人死守,斗了三四十合,兀自未见胜负。

如此好戏,台下看官自然喝彩连连,直呼看不厌烦。

奈何金山钊终究是年轻了些,他这般全力出手,拳拳夹带劲风,多要耗去内力,久了,自然会亏空。

果然如是,再交手十余招时,金山钊似是乏了力,铁拳失了准度,打了空,擂主寻得破绽跃出两尺身距,长剑蓦地刺出,化守为攻,金山钊只得抬手来挡,攻守两方刹那间便换了位。

擂主剑法奇特,时而迅疾如雷,时而飘逸如仙,时而灵动如水,时而迷离如妖,两人又斗了二十余招,似是招招剑法未曾重复,金山钊竟有些招架不住了。

台下一些识得点武功的人均是心想:“这等剑法,到底出自何门何派,洒脱自如,亦正亦邪,让人琢磨不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