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过天星混天星就抚(6)66(1 / 2)

第七节过天星澄城遇阻

在六队乱世王、大天王他们围攻甘泉这天晚上,过天星、混天星等过了泾阳、三原到达澄城。

过天星知道澄城良田千顷,河流众多,民间富足,是关中东部为数不多的鱼米之乡。既然各州县都有了防备,现在聚众围攻占不了任何便宜,倒不如破几个富足的村寨,来得实惠。

他提前给各家分配了区域。自己带队直奔澄城西河,他听说西河有澄泉,泉水醇美如酒,是个好去处。混天星到澄城北,那边有个大寨叫路井堡,堡内富户较多。米闯将到西南亲临寨,火焰斑、就地飞、刘秉义去澄城东南、东北。一旦有情况,大家都向北边的黄龙山聚集。

孙传庭在接到陈继泰的过、混流贼已过泾河东去的牒报后,就调集五路人马去往关中东部一带堵截汇剿。

第一道军令,给正急奔泾阳的参将解文英的后营,调原驻防商洛的后营奔蒲城,汇同已调往蒲城的西安同知王明福精勇营驻守蒲城及追剿;第二道军令,调参将王永祥的潼关道精勇营,由潼关向北进剿;第三道军令,令原驻防商洛的游击王万策的甘营与参将朱国梁的富县精勇营,星夜驰赴黄龙山,会同从甘泉南下的盛、赵二副将的甘营,合兵堵住欲进黄龙山的流贼;第四道军令,令守泾河的中军赞画陈继泰统兵驰赴白水,与白水县守备田时升守住白水后,视情进剿;第五道军令,给自己督率的郑嘉栋、李国政、王根子、张文耀等营官兵,过蒲城、白水,向东进剿。澄城东面是黄河,如果能把流贼逼到黄河岸边,剿灭就能指日可待了。

另外,派人知会潼关兵备道丁启睿,令他把住潼关,堵住流贼逃往河南的去路。

孙传庭带兵连夜赶路,当夜三更渡过洛河,在五更天明前悄悄地进入澄城。这时,过天星张天琳他们正在澄城西边的村庄打粮、歇马、打尖儿,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明军进入城内后,澄城县知县傅应凤派人把住四门不许一人出入,以免泄露消息。弓兵和城内壮丁组成的精勇营全部上城墙,加强守卫。

澄城因“西沟有澄泉”而得名。河因泉而生,作为北洛水主要支流的西河,由许多泉水汇流而成,其中的澄泉、洗肠泉、跪姑泉、搠枪泉等都有着十分美丽的传说。

澄城西有一道不太高的土梁,梁两侧沟壑纵横。过天星带人曲曲绕绕越过宽阔的西沟,住进了西沟东岸的普济寺。

过去的澄城西河一带,初夏时节,沟上沟下满是绿草鲜花,杂生的树丛枝枝蔓蔓、根繁叶茂。清晨,在清雾弥漫的晨曦里,在曲曲蜒蜒的山道上,下地劳作的村民三三两两沿道而行。沟底,绿树掩映,崎路回转,几步外只听人语,却不见人影。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村边河岸上片片相连的沃田,曲折蜿蜒的阡陌,垄畦纵横的田畴,闲卧假寐的黄牛。村下河水汤汤,溪流逶迤,对面山峦相望,层层叠叠。一幅恬静自然的乡村田园美景。

自从得知土梁西闹流贼后,西河一带的村民连夜出逃,大部分逃入县城,动作慢的在城门关闭后逃向路井堡。

大哨头尖儿手高英与云里燕黄建恩带领一千多人来到县城西边城墙下准备攻城时,前面的小管队崔有亮带过一个浑身水淋淋的人。高英一看,这不是昨夜跟着四只手张一科混进澄城的小管队周彦奇吗。

今天要破澄城,昨夜高英派张一科和周彦奇带几十人,混入逃难的村民中进入县城,准备在今天攻城城内混乱之际作为内应。这个样子的周彦奇一出现,高英就意识到昨晚进城的几十人凶多吉少。

浑身水淋淋的周彦奇不知是冷还是惊吓过度,浑身哆嗦不止,上嘴唇碰下嘴唇磕巴得说不成话。高英上去给他一巴掌,大喝一声:“你奶奶的,快说啊!”

一巴掌呼脸上,周彦奇缓过劲儿来,说话利索了。

原来,他与张一科带人混杂在人群中,一进县城就露出破绽。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他们混进城以前大部人来不及换衣服,有些人还穿着从四川得来的锦衣。好在几个月的奔波使衣服破旧,失去了原来的色彩,不仔细看,看不出什么颜色。

澄城知县傅应凤是个心细的人,作为父母官,逃难的乡民不能不管,但要提防流贼混入。他把主薄、通判等各级官员都派了下去,让各乡乡官组织各村乡老和里长辨识、担保本村村民,一村一村地进行安置。

一村村地过筛子,所有村民都被确认后,才能被带离。三更进城,现在已经过了五更,各级官吏还在慢慢登记造册。时间拖得越长,混入城的这些人就越紧张,慢慢地轮到他们了,已经有几个说不上或说不对村名的被带出圈外仔细盘查。张一科见事不好,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捅倒两个维持秩序的弓兵,招呼所有人向外硬闯。他们跑出来十几米,又被堵住,黑暗中,他们没看见圈外还有一圈人,号坎整齐,是正规的明军装束。

没有长兵器,几十人在明军明晃晃长枪的逼迫下,举手投降。明军拿着火把,对他们每个人仔细地搜身,在搜查时,发现他们许多人身着川绣锦衣。本地富裕的乡民也置办不起这些行头,不用问,都是从四川过来的流贼惯犯。军兵们二话不说,把穿锦衣的三十多人拉到十字街头,斩首示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