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被困车厢峡(6)24(2 / 2)

他又扭头对杨友贤嘱咐道:“留下一个精干的带点人守住关口,不要让陈奇瑜这个老家伙老跟在我们后边吃屁。”

众人想笑,但这个时候又不敢大笑,都捂住嘴看向杨友贤。杨友贤施礼到:“大哥放心,定国侄儿已经请缨,现在正在布置守关。我们已经把狗日的们扔下来的石头、木头什么的,帮他们搬回城头。我让他带一千精锐,在这儿至少堵住陈奇瑜他们三天,等咱们到了河南,陈奇瑜想吃屁都吃不着了。”

“嗯,嗯”,突然张献忠又想到了什么,对杨友贤说:“兴国和可望也要接应一下。”

“大哥放心,成才弟的小管队大黑熊沙黑带五百人已经去了。”

突然,有几匹马向他们飞奔而来,为首的一人正是马武。

马武跳下马,向张献忠抱拳行礼,张献忠冲他一摆手,笑着说:“用不着了,看关楼已经到手了。”

张献忠怕过不了乌林关,派马武寻找能够上山的小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全军进山。

这时,从乌林关关门内走出一员身着银色山文甲【5】、身长八尺、面容清秀的小将,这员小将边走边说:“大,关上已经布置好了,您老放心吧。”

这员小将就是李定国,他布置完守城,赶了过来。

张献忠点点头,走向李定国,赞赏地拍拍他的肩头,对他嘱咐几句,随后,在众人地簇拥下通过乌林关。

天灾人祸,李定国十岁上就没了父母,被流民裹夹进农民军。偶然的一次机会,张献忠看见面前来回跑的小孩面貌英俊,还透着机灵劲儿,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得知他没有父母,就把他要到身边,收做义子。后来,李定国成长为一顶一的勇将、晚明的栋梁之材。

这边,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也通过梓桐垭和三合寨,到达平利县附******利县前段时间刚刚被高杰他们打破,县令被杀。农民军向东北方向走后,守城团练头目罗得宏回到城里,赶紧组织人收拾各处,修补城墙,把多余的大门从门洞里面用土石屯死,只留一个西门供人们出入。还没有收拾停当,撒出去的眼线回来禀报:“贼人又回来了!”

罗德宏吃了一惊,他们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他不知道,陈奇瑜四面张网,农民军大队人马目标太大,还没到,明军已经在前面严阵以待了,后面有陈奇瑜和卢象升追赶,高迎祥他们不敢在一个地儿耽搁,赶紧转向,又回到了圈子中来。

就在罗德宏犹豫是守是走时,农民军已经把平利团团围住。

有了攻破乌林关和贾家寨的经验,对于只有几百人守卫的平利,张献忠还是有信心的。几个时辰下来,平利就被打开,团练头目罗德宏被杀。

又进入平利县,张献忠想,这一段把弟兄们累得够呛,可得好好休整一下。他派王兴国带两千人,去支援乌林关的李定国,让他们务必再坚守两天。

只过了一个晚上,王兴国、李定国就回来了。原来,明军对乌林关地势非常熟悉,他们没有强攻,只是派一部分人绕行梓桐垭,绕到乌林关背后,一个偷袭拿下了乌林关。

高迎祥、罗汝才他们通过梓桐垭后,没有派人守卫。

接着,就有斥候来报,陈奇瑜和卢象升已经通过乌林关,奔平利而来。

张献忠咧嘴一笑,还能怎么办,“扯旗”呗!

注释:

【1】王兴国:张献忠的第一个义子,作战非常勇敢,在后来进入四川的战斗中战死了。

【2】打粮:收集粮草。

【3】扯旗:江湖黑话,撤走、跑路的意思。

【4】骒马:母马。

【5】山文甲:明朝高级武官常穿的铠甲,该甲的甲片形状像汉字的“山”字因此得名。为中国式锁甲,一个甲片有三只脚,每脚钻一孔,甲片中心亦打一孔,铆钉穿过甲片中心孔再穿周边三甲片之三脚铆扣住,依此规律,片片相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