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后金席卷辽东(6)16(2 / 2)

在夺得沈阳、辽阳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622年(天启二年)正月,努尔哈赤又率领八旗精锐马不停蹄直奔王化贞经营了数年的广宁城。

王化贞决定,调集一部分明军赶往三岔口,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作为抵挡八旗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又调集三千明军,交由总兵罗一贯统率,赶往西平堡,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作为抵挡八旗军队的第二道防线;王化贞和明军的主力部队驻守广宁城。

暂住在山海关总兵府里,接到王化贞对敌计划的熊廷弼急得直拍桌子,摸不着王化贞,他把身边的佥事【3】骂了个狗血喷头,没人敢往他的身边凑。

看着已经火上房的熊廷弼,大家心里也着急,怕他急出个好歹来。后来,参事沈杰出主意,要大家怂恿刘大茂进去。大咧咧的刘大茂推门闯入,往他面前一站,熊廷弼抬起头张嘴要骂,一看是老伙夫,把要出口的话语咽了回去,但仍然怒气冲冲地拍着这份折报对刘大茂说:“茂兄啊,三岔口、西平堡的万把人是王化贞送到老奴嘴边的肉,他这是在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呢!”

伙夫刘大茂不识字,更不懂得军事,但他脑子好使,他劝熊廷弼:“老爷,您着急有什么用,给他发一个檄令,让他按照您的主意来,不执行就砍了他个屄操的!”

熊廷弼苦笑了一下:“你不懂,别掺和了。中午你让我吃什么?”

刘大茂学着东北腔:“猪肉炖粉条子,每人两大碗。”

一句话把熊廷弼逗乐了:“去去去,好好做你的饭,我不吃猪肉炖粉条子。”

等他出去后,熊廷弼理理思路,给王化贞写了一封手书,建议王化贞把辽东的所有明军全部集中到广宁城,尽全力抵抗八旗军队的疯狂进攻,并且马上命令天津、登莱等地的明军水师开赴辽东海域,趁努尔哈赤进攻广宁的大好时机,偷袭辽阳城。努尔哈赤知道了辽阳城被明军偷袭的消息后,一定会率领八旗军队回师救援,则广宁可保。

拿着熊廷弼手书的王化贞,嘴里嘿嘿冷笑,这个死板的家伙就不知道变通一下,看我怎么教训老奴吧。

努尔哈赤的八旗军一个冲锋就占领了明军驻守的三岔口。第二天,八旗精锐开始猛攻西平堡。

罗一贯站在西平堡的城头上,面对着蜂拥而上的八旗军队,没有一丝惊慌和恐惧,从容地指挥三千明军用火炮和火铳猛烈地轰击,伤痕累累的八旗兵狼狈地退了下去。

得到西平堡安然无恙塘报的王化贞觉得机会来了,他令广宁总兵刘渠、援剿总兵祁秉忠、援剿副总兵孙得功各率一支明军火速赶往西平堡,与罗一贯里应外合夹击努尔哈赤。

在广宁至西平堡的官道上,一支盔甲鲜明的明军疾驰而来,他们前方和左右几百米处,各有几十个携带黄色小旗的骑兵。这些带小黄旗的骑兵是大队人马前方的侦察兵,遇有敌情,他们就会摇黄旗示警,提醒大队早做准备。

在这支明军队伍正中主将号旗下,面色英俊、方脸阔鼻身罩金色山文甲的广宁总兵刘渠端坐在马鞍桥上。这时一名哨探骑马飞奔而回,来到他的马前翻身下马,插手施礼,口中道:“报总兵大人,前面就是西平堡,后金人围攻正急。”

刘渠微微点点头:“知道了。”

只见他轻声命令身边的副将刘征在左,参将黑云鹤在右,自己带领大军居中,直扑前面的八旗军。

在广宁的明军刚出城,努尔哈赤就得到了探报,他已经将兵力分派好,就等着这两支明军。为什么不半道截击?他并没有把这些明军放在眼里,他要把明军放到西平堡能够看到的范围之内,让守军眼看着援军的覆灭,以摧毁守军守城的决心。

努尔哈赤用左翼四旗对付广宁总兵刘渠,用右翼四旗对付援剿总兵祁秉忠,用很少的兵力看住西平堡内的罗一贯。

在箭雨中,刘渠和祁秉忠两支明军英勇地突进到西平堡附近,被镶白旗小旗主阿巴泰和正红旗小旗主岳托拦住。正在厮杀,后边压阵骑兵突然发现左右两侧和后边出现了八旗军。

本来,这种情况在作战中很常见,没必要惊慌,但拖后的副总兵孙德功本来心里就有鬼,他与努尔哈赤的孙女婿李永芳一直有联系。他并不甘心投降后金,他要看看形势,实在不行再投降也不迟。在进军时,他有意让自己带领的军兵放慢速度,前面交锋,正在犹豫是否上前,突然发现身后出现后金人。他迅速做出反应,带领队伍突破后金人的阻拦,一溜烟跑回了广宁城。

后队一逃跑,影响到明军整个阵线,导致明军整体松动,全军溃败。刘渠、副将刘征、参将黑云鹤当场被蜂拥而上的八旗军乱刀砍死,祁秉忠也被凶猛的八旗军砍伤,数万明军全部阵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