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神曲回忆(四)86(2 / 2)

但丁回答说:“还不是那场蒙塔伯尔蒂之战,这是一场惨绝的大屠杀啊……所以人民会议做出了决定,永远驱逐您的家族。即使是以后的特赦,也不包含您的家族。”

法利纳塔摇摇头:“这场战争不是我发动的,我只是参与了。何况,最后人人都要毁灭佛罗伦萨的时候,只有我站出来保卫我的家乡……”

自认为爱国,却使家族蒙难,保卫家乡,却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这种感觉,岂止法利纳塔一个人有呢?但丁自己也是一样啊。他们二人,相对无言,内心却因为相同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但丁决定询问一个萦绕心头已久的问题:“为这么地狱中的灵魂,对未来的事情都很清晰,却对眼下的事情毫无了解?”

“就好像您对我的未来有所预言,而圭多的父亲却不知道儿子的现况?”

法利纳塔解释道:“因为我们在世的时候,不相信死后还会有灵魂,只能看到眼前的人世间。

那死后,至高的主宰对我们这样的人,赐予了对未来的感知,却剥夺了对眼前的知觉。我们就像远视眼一样,看得清远处,却看不清跟前。”

但丁仔细想了想,也领略了造物主的思路。

但他想起圭多的父亲,感到非常懊悔。

在临走前,但丁请求法利纳塔转告亲家公,圭多还在人世,请这位老父亲不要再悲伤了。

当然,开了上帝视角的我们都知道,圭多会在8月底去世,与文中的当前时间点,也没几个月时间了。

和这位令人尊重的敌对领袖告别后,但丁回味着那个他会被流放并且永远无法归乡的预言,非常惆怅。

维吉尔老师告诉他:“这些扰你心智的话,你要好好记得。他们的真假,当贝亚特丽切和你相遇时,你就会知道了——她会将你的人生旅程全都告诉你。”

说着,他们离开了这道第六层的城墙,向着第七层的山谷走去。

谁知,从这山谷里冒出的恶臭可把他们给熏坏了!这二位,靠着悬崖缓了会儿。

话说这地狱的构造,是越往下罪孽最深,和这些罪行相配的,气味也就越来越臭。

所以啊,当他们俩走到一片通向下一层地狱的悬崖峭壁间,从下层山谷散发上来的臭味,已经强烈到让人需要扶着墙缓缓的地步了。

要说还是维老师有心眼儿,他跟但丁说:“这气味实在是太重了,要这么下去的话肯定立马就熏趴下了,咱们得在这入口先待会儿,习惯习惯。也别干等着,要不我给你讲讲往下这一层的构造吧,做好功课,等下你就省下来问东问西的时间了,带着问题去参观,效果更好哟!

“地狱再往下,还有3层,越往下越小,越往下罪也越重。这地狱的第七层,关的都是暴力罪的罪犯。

”第八层呢,关的都是更大的罪过:欺诈罪的罪犯。上帝给人以智慧,却被人类拿来欺诈,这比与动物类似的暴力更无法容忍。

“而最深处的第九层可不得了,关的罪犯,犯下了人类所能够犯下的至大罪恶——背叛。”

“我们马上就要到的第七层,内部还分3个环,每个环里,关着犯下不同暴力罪的罪犯:

第一环:对他人的身体和财产施暴——杀人者、蓄意伤人者、破坏者和强盗;

第二环:对自己的身体和财产施暴——自杀者、赌博散尽家财者;

第三环:对上帝和他创造的自然施暴——诅咒上帝者、鸡奸者(索多玛人)和放高利贷者(卡奥尔人)。”

但丁同学也提出了这个疑问:比如赌博散尽家财,和之前的第四层分成两队滚着重物的贪财者和奢侈浪费者,有啥区别?为啥赌博倾家荡产的,就要受更重的惩罚?

你别说,这里还真有个逻辑。维老师解释说,那些挥霍浪费的,都是自己的钱财,不涉及到对其他人的损害。而凡是赌博的,肯定想侵占别人的财产,因此罪孽更深。就像吸毒和贩毒的关系一样,是不是这么一说,立刻就清晰多了?

还有,就是这个对上帝和自然施暴……诅咒上帝这个好理解,那后面两种是个啥情况?

你别说,希腊神话里的天神,确实都有这么一种闹着玩的心态,说直白点,就像小学生的恶作剧一样。米诺斯的天神爸爸宙斯,当初就是化作一头美丽的公牛,掳走了他的妈妈欧罗巴。波塞冬对国王米诺斯选择这种惩罚,确实暗藏着他身世的讽刺,还真是特别恶趣味。

头顶一片绿草原的米诺斯看着自己王后的这个产物,考虑到自己对天神不仗义在先,又没这个实力跟波塞冬直接怼回去,也只好选择原谅王后了。既然是神的恶作剧,怎么也得把这娃养大吧。

于是,这娃从此得了个名叫米诺陶Minotaur,也就是“米诺斯的牛”的意思。只能说,当时地中海人民真是太喜欢牛了。

可谁知道,这个小孩子越长越野性,越长越凶残,终于,他的野性彻底爆发了!某一天,他开始吃人了!国王和王后也失去了耐心,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敢轻举妄动,而是祈求了神谕,按照神的指点造了一座迷宫,把小怪物放在中心不要出来祸害百姓。

可又要满足小怪物这凶残的需求,怎么办呢?正好,当时希腊已经被克里特武力征服了,这个任务就交给希腊吧!

米诺斯下旨,要求希腊每9年进贡7对年轻男女来给小怪物打牙祭。这位问了,那小怪物平时呢?可能吃草吧……也怪可怜的,9年才能吃次肉,吃一次管9年。

国破山河在的希腊,只能承担起这个残酷又屈辱的任务。但是,到了第三次进贡的时候,希腊王子,英雄忒修斯Theseus对此已经忍无可忍,决定为民除害解救他的人民,于是他自告奋勇加入了进贡的队伍。

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了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女儿,美丽纯洁的阿里阿德涅Ariadne居然从这个牛粮外卖的队伍中,一下就爱上了英武帅气的希腊王子。

为爱痴狂的少女,舍不得让这情郎被自己的牛弟弟吃掉,她偷偷交给忒修斯一个长长长长的大线团,嘱托他在迷宫入口就系上一端不至于迷失方向,还送给他一把大宝剑,防身还是攻击就随他心意了。

忒修斯开了外挂,果然在迷宫中所向披靡,成功斩杀了牛头怪物米诺陶,然后靠着线团的指引,带着他的伙伴们逃出了迷宫,也没忘记带上助他一臂之力的公主阿里阿德涅,踏上了回希腊的航船。

然而,这故事往下的走向又变得诡异了。

按说应该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了嘛,可谁知,这航船停泊在纳克索斯岛时,趁着公主下船休息小睡之际,忒修斯居然开船跑了!

怎么解释呢?难道是他不爱她?那说就好了嘛,好聚好散,日后好相见……干啥要用这种玩失踪的下流做法呢?这不跟埃涅阿斯偷偷离开蒂朵女王一样没种吗??

当阿里阿德涅醒来时,发现情郎的船已经远去了,自己被扔在一个陌生的岛上,这简直比蒂朵还惨啊!

不过,命运对这位公主还算公道。就在她彷徨无助的时候,宙斯的儿子,只负责开心和快乐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os(他还有个罗马名字叫巴克斯Bacchus)发现了这位美丽少女,顿时倾倒于她的风采,从天上取了黄金的头冠,求她成为他的妻子。

你别说,这位酒神同学比起忒修斯可是靠谱多了!

也难怪,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各位苦逼的人间英雄们不同,尽管身世也是很坎坷,但回归奥林匹亚后,在父亲宙斯的安排下,他的职责就是造酒、欢乐、丰饶和爱欲。

人们都喜欢他,古希腊人用宴会、游行、纵情狂欢的方式来庆祝他的节日——酒神节,女信徒们用近乎疯狂的,希腊最初的戏剧,也是用来在酒神节上表演的。现代的狂欢节,多多少少也是古代酒神节的一个沿袭。

总之,在上天的眷顾下,美丽的少女阿里阿德涅和浪荡不羁的酒神相爱了,两个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而作为一个凡人,她终有一死。在她死去的时候,狄奥尼索斯手持他们爱情的信物——金冠悲痛欲绝。而就在这时,这金冠从他的手中飘起,遥遥升上了天空,化作了有着7颗闪耀明星的北冕座……

不过话说回来,狄奥尼索斯虽然最爱阿里阿德涅,但他还是情人无数的,毕竟在酒神的世界观里,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丰饶、欢愉与生殖——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半人半牛的米诺陶和他这姐姐比起来,也真是够惨了。活着的时候被视为怪物关在迷宫中,死了也不得安眠,日日夜夜都守在这臭气冲天的迪斯城当保安。当他看到维吉尔和但丁这师徒二人出现在眼前时,顿时狂燥起来,像一个怒火中烧的人,开始啃咬自己。

这个场面,也是非常恐怖的了。

咱们的维老师,见状向他喝道:“你以为这个人是曾经斩杀你的雅典公爵忒修斯吗?滚开吧畜生,这个人可不是你姐姐曾经帮助过的那个王子,而是奉上天的意志,来看你们在地狱中是如何遭受惩罚的。”

似乎是戳到了米诺陶的痛处,牛头怪在这番刺激下向四周狂奔起来。

维吉尔和但丁,趁着公牛跑开让出入口的时候,赶紧踩着那些半塌方的碎石走了下去。

维老师感慨道:“上次我也曾进入这迪斯城,还带出了一个灵魂,那是还是古罗马时期,这个地方还未塌方。如果我记得不错,应该是耶稣基督死后,从林勃中带出那些先贤时,天地感受到他的大爱,就连这么深入的峡谷都震动起来,才变成了这番样子。你看,下面就是这第一环,对于伤害他人的惩罚所在的血河。”

但丁放眼望去,这地狱第七层的第一环,果然是由一条宽阔却又恐怖的血河构成。

原来,对于那些用暴力剥夺他人生命,掠夺他人财产的凶手,上帝给予了他们无情的惩罚:被扔在沸腾的血河中,永永远远不断煮着。

这河流就是受害者无辜流出的血,火则是受害者的不断燃烧的怒火。

血河之外,是无数肯陶尔也就是半人马在奔跑,他们身上带着弓箭,仿佛是在人世间外出打猎一般。

他们的任务,就是看守这些在血河中挣扎的罪人。根据罪孽的轻重,罪人们所在的深度是不同的。只要有谁试图从血水中冒出,躲避应有的煎熬,肯陶尔就放出箭去,将他射回原处。

这些半人马,本来是希腊神话中一个不可思议的物种。他们身材高大,人头马身,骁勇善战而又残忍暴躁。人性和兽性混合在一起,经常做出残暴或放荡的勾当。他们出现在这里看守暴力犯,正符合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地狱准则。

这时,从这些半人马中,走出三位格外伟岸的首领,最瞩目的一位,就是大贤者喀戎。

我们之前讲过阿波罗曾将他的医神儿子交给喀戎养育,实际上,阿喀琉斯、伊阿宋、甚至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也全都是喀戎的学生,就连砍杀了牛头怪米诺陶的忒修斯,也曾经拜在他的门下。喀戎和一般所认为野蛮的半人马不同,是有着高贵教养和顶级战斗力的伟大战士。

首席发言人维老师告诉喀戎,但丁是个蒙神差遣进入地狱进行访问的大活人,也请喀戎派一位半人马帮忙介绍一下此地的情况,再带着但丁飞越这条没有渡船的血河。

智慧的喀戎端详了他们一阵,准许了这个请求。他派一位半人马作为导游+司机,领着这二位好好观赏一下此地风光。

在这位半人马的带领下,但丁看到这条血红的大河中,那些被煮沸的灵魂不断发出惨叫,河水最深处,血水几乎没到罪人的头顶,他们挣扎,哭喊,呜咽……只要稍稍露出头来,就被肯陶尔放出的利箭射中,又跌入沸腾的血水中……

不过,但丁还是活人,无法像维老师那样从血河水上“凌波微步”。为了帮助但丁通过血河,肯陶尔中的一位首领将诗人驮在身上,沿着血河一边寻找浅的地方渡河,一边给他介绍起罪人们的底细来:

“这个血水没了眉毛的,算是恶贯满盈了,你们管他叫亚历山大大帝。他也不孤单,前面有个叫阿提拉的,据说也是个一直打仗的国王?不管你们人类有多崇拜他们,在我们看来,所有征战讨伐都是一样,不管扯多大的借口,都是为了一己私欲导致生灵涂炭。害死了这么多无辜平民,活该他们在这里永远都被血水煮沸。你听,他们的惨叫声中,有多少悔恨!可当时自以为是地欺压人民时,可曾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

不得不说,身处中世纪末期的但丁能有这个思想境界,真是令人动容。就像刚刚结束第七季的《权力的游戏》,推动狗血剧情的,都是女王和龙,骑士与城主,威风凛凛,群雄逐鹿,有斗争也有勾结,稍微顾了下良心就把自己感动得不行,每个人都自以为能在权力的游戏中站到顶端,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而剧中闪过那些平凡人的片段——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啊,可却被不得不被这世事裹挟,就像猎狗恩将仇报的那对父女,最终只能化为一捧蛛网遍布的白骨,就像艾丽亚路上偶遇的士兵们那一点点温情,唱歌喝酒想念家人,而自古征战又有几人能回呢?

其实,就算征服者本人,就真的享受这种生活吗?

亚历山大在他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遇刺时,年方20岁,即位后十年征战,一路征服了波斯帝国、埃及和西亚诸国,甚至挥师印度,征服了旁遮普地区。

他将马其顿王国从一个希腊半岛的霸主,拓展成西至巴尔干半岛,东至印度河平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也让后世无数吃瓜群众给他赋予了无比的荣耀,甚至当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从印度班师回朝,却在巴比伦意外病倒,高烧几天后死去,时值33岁盛年。

传说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之战胜利后,接见了被俘的波斯太后,太后见到青年中最美最高大的赫菲斯提昂,还以为他就是亚历山大本尊,竟然直接向他跪下请命。当她知道拜错了人,吓得不知所措,但亚历山大却并没生气,而是扶起她来,告诉她也告诉所有人:

“您没有错,他和我一样,都是亚历山大。”

有这样的感情,赫菲斯提昂在出征中染病而死后,亚历山大当然五内俱焚,悲痛欲绝。

公元1世纪,曾任雅典执政官的历史学家阿里安在他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述了亚历山大当时种种不理智的行为。比如一整天一整夜都伏在死去好友的尸体上哭泣,三天滴水未进;比如处死了当时开药方的医生;比如开始兴建一个巨大豪华前所未有的火葬台;以及向太阳神阿蒙祈求神谕,问可否将赫菲斯提昂当作神来祭祀——神谕拒绝了他!

而这些记载都或多或少地暗示,亚历山大的情绪和精神,仿佛进入了一个下滑的轨道,直到他自己末日的到来。

他的死因众说纷纭,希腊八卦第一人,写下《希腊罗马名人传》的普鲁塔克说他是得了疟疾;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则认为他是被人下毒而死;公元1世纪写下《亚历山大远征记》的阿里安,记录了当时多方猜测,包括有些演义中的“亚历山大为了证明自己是从神而来,还要向神而去”的自杀说,阿里安本人认为这些都不足采信,但他自己也并没有给出定论。

总之2300年来,亚力山大的死因仍是个谜,甚至在21世纪的医学杂志上,还有专家提出了亚历山大是死于尼罗河病毒的假说。

尽管病因不明,亚历山大却不是暴毙而亡。但在高烧后的几天里,他并没有决定帝国的继承人。在他临死前,只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留给最强的人。”就撒手人寰了。

这语焉不详的遗言,使得他创立的宏大国度犹如一朵烟花,绚丽是绚丽,却只绽放了顷刻就不可避免地分崩离析了。

亚历山大死后,神一般的信仰就此崩塌。权力真空中,他的亲属、部下群雄逐鹿,帝国叛乱频传,充斥着争斗、权术、阴谋和背叛。历时20年的4次继业者战争,终于在公元前301年落下帷幕——4位曾经的将领瓜分了亚历山大的伟大帝国。

想想看,这是多么滑稽啊!

为了一个君主的好奇心和贪婪,战火遍地,民不聊生,最后这个充满征服欲望的战争狂人却赢得了英雄的美名。即使到了临死之际,他也无视需要休养生息的人民,也许,他还更想“死后洪水滔天”,索性毫不在乎地将民众又裹挟进了新的战乱。

当然,必须承认,希腊文明也正是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与殖民而渗透到东方国家,暂时主宰了地中海沿岸文明,使得这些被征服的领土进入了所谓“希腊化”时代。希腊艺术甚至在印度次大陆也留下了清楚的印记,比如希腊化的佛像。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传播以及丝绸之路的交流,这种风格也影响到了东亚,比如最熟悉最珍爱的莫高窟,就不无希腊-印度艺术的痕迹。追根溯源,也算是这战争狂人留下的一点美的遗产吧。

他的舅舅,摩罗西亚的亚历山大一世,也是一代枭雄。

妹妹奥林匹亚嫁给了篡位夺权登上宝座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嗯,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后,他对这位妹夫百般奉承,终于得到了妹夫的支持,出兵协助他推翻了亲叔叔,篡权成功当上了国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