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世家的觉悟(好像要上架了,爆更一下)38(2 / 2)

要知道刘协为了表示对黄祖的惩戒,都没有给黄祖疗伤,甚至没有帮黄祖把身上的荆条给接下来就让他去给孙坚修缮坟茔了。

黄祖也很识相的没有提相关的事情,就这么一直背着荆条开始给孙坚修坟。而且黄祖为了表示诚意,上身什么都没穿,就这么背着荆条亲自上阵,结果就是黄祖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每天鲜血淋漓的,看起来就是个血人。

如此惨状看的孙策都不忍心了,不止一次的上书请求刘协帮黄祖疗伤,就算要惩罚黄祖,也应该等黄祖伤好之后再说。而刘协则表示,原谅黄祖是孙策的事,他只负责惩戒黄祖,毕竟又不是他爹被黄祖干掉了。

在纠结了许久之后,孙策还是选择了原谅黄祖,亲自帮黄祖解开了身上背负的荆条。区区杀父之仇,何足挂齿?

见孙策和黄祖和解了,刘协自然也很高兴。因为刘协并不清楚历史上谁写过此类文章,找不到可以抄袭的对象,于是便由萧何代笔,替自己写了一篇文章。

作为孙坚的长子,孙策是最有资格继承孙坚对于孙氏家族以及淮泗集团的领导权的,如果促成了孙策和黄祖的和解,那也就意味着刘协手下多了一支可以调动的力量。

只不过现在孙策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从吴郡远道而来的孙氏家族很显然现在听孙悟空的,淮泗集团又远在长沙不在自己这边,而自己能依靠的力量就只有孙贲带来的那寥寥数人而已。

好在孙氏前来陈郡的时候把孙权也带上了,孙策从孙权这里又获得了一些支持,总算不那么势单力孤。

和黄祖和解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敲打一下周边的那些世家。

黄祖很清楚刘协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因此对于刘协不会有任何的不满,反而会因此而感恩戴德。而周边的那些世家可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黄祖在江夏牛得很,别说是荆州士族了,就算是汝南袁氏黄祖都不给面子,更何况是荆州这些远远比不上袁氏的世家呢?

现在黄祖和刘协的关系改善了,这岂不是意味着刘协对于汝南的包围圈完全形成了?

不但如此,刘协还将一个楔子狠狠的楔在了荆州士人脆弱不堪的心脏上。

江夏那是什么地方?江夏不同于南阳,南阳虽然是荆州的北方门户,但是只要襄阳没什么事,荆州就没事,南阳的重要性也就那样。

江夏可就完全不同了,江夏就在长江下游,而且毗邻南郡。如果江夏也归顺刘协,那么刘协几乎就控制了整个长江下游,到时候刘表和荆州士族们引以为傲水军可就彻底丧失了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在于,黄祖虽然姓黄,却和江夏黄氏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黄香的后裔。换句话来讲,虽然荆州世家通过彼此联姻的方式盘根错节,形成了一张网,共同瓜分荆州的利益,但是他黄祖却不在这张网上。

如果刘协某天心血来潮想对荆襄地区的世家下手了,那黄祖绝对是那把最锋利的刀。以黄祖的性格,再加上这些年来荆州九郡的世家们没少给黄祖下绊子,黄祖屠杀荆襄世家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任何手软。

对于荆襄世家们来讲,他们并不想争霸天下,他们只想守好这一亩三分地。既不想得罪以袁氏为代表的中原、冀州世家,也不想和刘协撕破脸。

可是现在局势已经走到这个十字路口上了,如果不选边站,那就得面对东边的黄祖了,到时候很有可能还得面对南边和北边的孙氏势力。

刘表愁啊,他每天都找各个世家的代表开会,想要商讨出一个万全之策,但是不管是谁都给不出他满意的结论。哪怕是曾经被刘表奉为智囊的蒯越和蒯良,此时也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方向了。

“要不咱们也修个关隘?”

坐席之中,不知道是谁悄悄嘀咕了这么一句,瞬间就引来了一众世家的赞同。

既然关中世家能通过修筑潼关防线的方式定居在洛阳附近,甚至还得到了皇帝的嘉奖,那他们荆襄世家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呢?

修关隘既能向皇帝表忠心,随后也能告诉袁氏,这是为了提防西边匈奴实力趁机南下而修建的关隘,也是为了保护袁氏。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讨好。

只不过有一个尴尬的问题,荆州和凉州又不挨着,刘协修建潼关是为了提防匈奴沿着关中进入中原地区,这和他们荆州有什么关系?

事实证明,在面临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时,人类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荆襄世家们一咬牙一跺脚,就是和我们有关系,怎么的了?

荆襄世家的理由十分充足,虽然铁木真现在被绊在了凉州迟迟无法东进,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下来啊。凉州就剩那三个郡了,真能指望他们挡住铁木真啊?

万一铁木真把凉州拿下了,那可就不止关中一个进攻方向了,他还可以南下进攻益州啊,得陇望蜀!

益州的北边门户是哪里,是汉中啊!汉中为什么叫汉中?不就是因为汉水吗?

沔水(西汉水)是要流经荆州最后汇入长江的,万一铁木真拿下了汉中,沿着沔水顺流而下怎么办?那荆州不就凉了吗?

所以他们有必要在沔水上修建一座要塞,修建一座坚城啊!那么沔水上最坚固的城池是哪个呢?

襄阳。

得到这个结论的荆襄世家集体沉默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告诉皇帝你要加强襄阳的防御,这和告诉皇帝你要谋反有什么区别?

而且他们实在想不到襄阳的城防还有什么可加强的,就以现在襄阳的城防来讲,只要内部抵抗意志足够坚决,守他个三年五载的不成问题,这有什么加强的必要吗?

抓狂的荆襄世家们扒着地图看了好久,终于找到了那个看起来比较满意的地点——上庸。

上庸不同于其他沔水沿岸的其他坚城,上庸位于沔水支流堵水沿岸,位于群山之中。如果有人想沿着沔水而下,就必须解决上庸,不然就可能被上庸的守军给切断粮道。

而且上庸因为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经受战火的洗礼,城防想必不会太坚固,从这个角度出发,上庸也是荆襄世家的不二之选。

当然,选址上庸也有一个问题是荆襄世家无法解决的——上庸不在荆州。

当荆襄世家们惴惴不安的将自己想要修筑上庸城防,避免铁木真沿着沔水南下的计划交给刘协之后,马上就得到了刘协的回复。

放手去干!

刘协的态度极大的振奋的荆襄世家,然后上头的荆襄世家就做出了一个足以让他们把肠子都给悔青的决定——他们在刘协面前拍胸脯保证,上庸绝对会比潼关更加坚固!

刘协处于照顾荆襄世家的面子,没有直接驳斥他们的不自量力,只是告诉他们,有空了布不妨去潼关看一看,反正现在潼关也没打仗,他们过去看看也无妨。

然后荆襄世家们就沉默了,他们早就听说潼关是天下雄关,但是万万没想到能雄到这个地步!但是话都放出去了,现在收回这不是在打荆襄世家的脸面吗?

上庸的申耽早就收到了刘协的诏书,这段时间以来因为申耽八面玲珑的手段,所以申耽和朝廷的关系还不错。只是申耽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群荆襄世家为什么不在荆州好好待着,要来霍霍自己的上庸?

不过申耽也不敢拒绝,毕竟自己拒绝了可就是同时打了朝廷和荆襄九郡的脸面。申耽只是名字叫申耽,还没那么大胆。

而且申耽所在的申氏在上庸一代也算是豪族,能通过这个机会拉进和荆襄世家的关系,似乎也不亏。

荆州倒是没有孟珙那样的机动防御大师,不过荆州也有自己擅长防守的大将。

李治曾经称赞李绩为“临危守义,类文聘之怀忠;建策承恩,同奉春之得姓”,能和李绩这样的千古名将并列,足见文聘的实力。

在文聘看来,潼关能成为天下雄关的根本原因在于刘协的大力援助。上庸是荆襄世家自己要修建的,跟朝廷要物资也不太合适,毕竟朝廷确实也没钱。

如果想要让上庸变成潼关那样的天下雄关,除了加固上庸本身的城防之外,还需要发挥上庸的地理优势。

上庸建城的位置恰到好处。堵水本是自西南向东北汇入沔水,可是在来到上庸附近的时候,因为地貌的缘故出现了许多弯折,而上庸恰好被“つ”型的弯折围在中间。

文聘便建议在上庸的南边,也就是这一段堵水的南岸修建一座上庸新城,同时将上庸城修建到堵水北岸。这两座城彼此互为犄角,只要一方受到进攻,另一方便能及时支援。

同时文聘还建议在堵水两岸的山上多多修建瞭望塔以及要塞、堡垒,在其中大量布置滚木礌石,同时多多准备箭矢,只要有人敢于进犯上庸,两侧便可滚木礌石、箭矢齐发,给予入侵者沉重的打击。

在文聘看来,单凭上庸想要达到潼关那种坚固程度是不现实的,因此上庸的选择就只有建立完善的防御体系,依靠体系胜过潼关。

因此文聘不光修建了上庸新城,在附近的山上布置了要塞和堡垒,还将烽火台遍布于群山之间。

上庸北边是秦岭,南边是大巴山,周围山峦林立,文聘在上庸方圆十里以内的每一座山上都修建了烽火台。

理论上来讲,是不需要这么多烽火台的,毕竟烽火台之所以叫烽火台,就是要依靠烽火来传递信号。建设这么多烽火台,距离还这么近,朝对方喊话都能听到,反而浪费了烽火台燃放狼烟的职能。

文聘作为名将,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问题。修建这么多烽火台并不是因为他不懂,恰恰是因为他太懂了。

文聘在荆州待了这么久了,他怎么会不知道荆州的这些士兵都是什么德行?虽然不知道上庸的士兵情况如何,不过从训练情况来看,比荆州士兵好不到哪去。

以这些兵油子的德性来讲,如果铁木真真的杀过来了,他们完全有可能都来不及燃放狼烟就被一锅端了。到时候别说预警了,不被误导都是谢天谢地了。

因此文聘修建了这么多彼此之间都能看见的烽火台,万一哪个烽火台真的被敌军攻占了,其他烽火台也能直接看见,到时候直接燃放狼烟警戒这一个烽火台的周围就好了,就不需要担心被误导了。

不只是上庸周边的山峦,堵水两岸,包括上庸到房陵方向十里以内的所有山丘,上面都至少有一个烽火台,有些山丘上直接就是堡垒和烽火台共存,将传递情报和防卫敌军的职责合二为一了。

历史上孟达自认为可以挡司马懿几个月,结果司马懿进军神速,直接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文聘就是要将这个措手不及扼杀在摇篮之中,一点的苗头都不能有!

对于文聘的一系列行动,孟珙表示虽然有点多此亿举,但是考虑到荆襄一带的士兵不善陆战的因素,这或许是最保守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毕竟山上这么多要塞,一个一个全打下来不现实,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兵力。而且即使只有上庸新城和旧城,也足以坚守一段时间了,最起码坚守到援军到来不成问题。

刘协名义上是大汉的皇帝,在大汉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人都应该听从刘协的号令。但是这个时代,汉帝的含金量大家懂的都懂,偏远地区的某些人还真不一定会把刘协当回事。

自从桓帝、灵帝时期开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正当的理由,或者被天下人所公认需要朝廷干预的事件发生,朝廷,尤其是皇帝是不会轻易对边远地区发号施令的。

也不是没有皇帝一意孤行干涉边境事务的时候,例如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动兵之类的。这类战事通常都会因为没有世家的支持而战败,就算能赢,也都是惨胜,基本不存在继续战斗的可能性。

现在和凉州没有任何关系的荆州都开始主动修建关隘了,其他地区的世家难道不需要表示一下吗?

刘协直接给刘焉写了封信,询问刘焉益州的防务可还坚固?毕竟铁木真攻下凉州之后,就轮到益州了。

同时,刘协还写了封信询问汉中的张鲁近况咋样,张鲁就算再怎么独立于刘焉,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毕竟汉中是益州的门户,门口蹲着一条饿狼,任谁也不会放任。

张鲁不但需要提防北边可能到来的铁木真,还需要防备南边的刘焉,稍有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

刘焉表示,益州文武上下同心,一定能据敌与白水关之外,至于为什么不是汉中之外,那就得问张鲁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刘焉的意思很简单,益州的世家不想和外界产生什么争端,同时也无心和别人互相攻伐,守好自己的白水关就行了。

张鲁的意思同样很简单,阳平关,北边的岐山道、褒斜道、傥骆道还有子午道,他都布下了重兵层层把守,只要铁木真敢来,就让他再也回不去。

不过张鲁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拥护,还是派人修缮了阳平关,并且增加了北面几个道的守军。汉中没有那么多世家,而且这里的世家也不成气候,张鲁基本上就是最大的豪强了。

对于这两人的回复,刘协不置可否,毕竟人家说的也有道理,益州北边的门户就只有一个白水关,只要刘焉屯兵于广汉郡,把白水关守好了,那基本上就万无一失。

虽然广汉郡、广汉属国、蜀郡以及北边的武都郡还有所谓的十三氐道,但是这些氐道基本上都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到了现在绝大多数都不能用了,能从这走过来的不是超人就是特种兵。

历史上那位一路砍伐,走的鼻青脸肿的邓艾偷渡的阴平道便是十三氐道之一,阴平道已经能算是勉强可以走人的氐道了,可见剩下的那些氐道荒废的有多彻底。

不过刘协不置可否,可不代表其他世家会对此置之不理。关中世家,弘农杨氏包括荆州世家都为抵御铁木真东进或者南下散尽家财,难不成他益州世家就能独善其身?

于是批评益州的世家不顾全大局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还有些人直接给益州的世家们写信,催促他们赶紧出钱修关。不修也可以,把钱交出来,让他们这些高风亮节的拿到前线修筑更多的关隘。

本来益州世家的打算是一概不予理睬,只要老子脸皮厚,你就拿我没办法。只要我没有道德,你就没法道德绑架我。

但是随着参与到这起事件之中的世家越来越多,蜀地的世家们终于顶不住了。

再怎么脸皮厚,那也都是汉人,都是大汉的子民。如果放任外面的这些人继续骂下去,搞不好他们全得变成南蛮,这就是世家们不能忍的了。

而且说人家道德绑架也不太对,毕竟外面的那些世家是真的这么做了才会来骂自己的,人家已经做了表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自己指指点点似乎也合情合理。

不过首先做出表率的并不是蜀中的世家,而是汉中的张鲁。

看着张鲁天天挨骂,名义上作为张鲁下属的申耽没忍住,给张鲁写了封信。结果这封信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鲁直接妥协了,表示自己明天就修,修好之后这汉中太守谁爱来谁来,反正他不来了。

张鲁的这些举动震惊的可不仅仅是蜀中的世家,还有汉中本地的百姓。

要知道张鲁和其他的太守不同,张鲁应该是整个大汉唯一一个推行政教一体的地方长官了。要想拿掉张鲁,就要考虑好汉中那十余万户信仰五斗米道的百姓该怎么安置。

对于其他人来讲,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但是对于刘协而言,这个问题可就太简单了。

其实刘协早就想整合一下大汉内部的宗教了,现在的大汉道教也有佛教也有,而且道教还扮演了一个打算推翻大汉统治的角色。如果不处理好这些宗教的问题,无论佛道,未来还得出问题。

之前植入到白马寺的姚广孝刘协还记得,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找到他,现在有合适的理由了。至于这个道教领袖的人选,刘协其实也早就想好了。

在所有的道教人士之中,除了那些神仙之外,人们最熟悉的就要属张三丰了。这还要多归功于金庸老爷子写的一系列小说,将张三丰的名声给彻底打响了。

结合小说以及历史,张三丰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其他人都是练武,哪怕是每部作品中的武力担当也是练武。但是张三丰不一样,他是修仙,所以只要有张三丰出场的作品,他就是无敌的。

也正因如此,刘协认为,如果召唤张三丰,那十有八九是武力值105的猛将,毕竟层次就比别人高了不止一点。但是张三丰又不可能是106,因为能超过105的武将除了个别怪胎都是正儿八经的神话人物,张三丰还没有这个实力。

而所谓的四大天师,刘协认为他们虽然是道教的人物,但是实力应该不怎么强,毕竟他们的原型也没有英勇善战的记录。更何况,张天师张道陵就是张鲁的爷爷,距离这个时代太近了,如果真的召唤出来了,反而会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

而且召唤这种神仙,平衡出来的也都是神仙,万一平衡出来一个自己对付不了的,那刘协该怎么办?岂不是画蛇添足?所以还是身为人类的张三丰最合适。

“系统,指定召唤张三丰!”

“张三丰,武力105,智谋90,军事61,政治88,魅力105,检测到特殊属性,宗教105。植入身份为陈都一道人,有较强的入世心理。”

“这个宗教是什么意思?”

“宗教,指召唤人物对本宗教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这方面的能力。宗教105,宿主可以理解为张三丰完全可以胜任教皇的职责。”

“好吧。”

“平衡人物第一人,葛洪,武力90,智谋88,军事90,政治85,魅力100,宗教102。植入身份为道人葛玄之子。”

“平衡人物第二人,陈抟,武力80,智谋83,军事78,政治93,魅力100,宗教101。植入身份为陈平远亲,华山的一名道士。”

“平衡人物第三人,张伯端,武力76,智谋81,军事62,政治80,魅力100,宗教100。植入身份为扬州一道士,喜欢游山玩水。”

“平衡人物第四人,李淳风,武力80,智谋91,军事60,政治93,魅力100,宗教105。植入身份为李渊最近收在身边的道士。”

“平衡人物第五人,袁天罡,武力82,智谋92,军事63,政治95,魅力100,宗教105。植入身份为李淳风好友,现为太行山上道士。”

这些平衡人物看起来也就那样,虽然也有袁天罡和李淳风这样的人才,不过一个在李渊身边,一个在太行山上,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最起码暂时影响不大。

而且似乎还有些人的辈分乱了,原本葛洪应该是葛玄的孙子,结果现在变成了葛玄的儿子。好在葛洪是葛玄的后人,如果平衡出来个先人,那葛玄不得吓死?

“再进行一次普通召唤,侧重于医学方面。”

道人一般都有不错的医术,毕竟超然于世外的人也是会生病的。而且很多人生病也都喜欢找道人治病,万一张三丰医术不行,那岂不是打脸了?

“召唤人物第一人,孙思邈,武力72,智谋68,军事51,政治81,魅力100,医术105。”

“召唤人物第二人,李时珍,武力65,智谋62,军事55,政治83,魅力100,医术105。”

“召唤人物第三人,扁鹊,武力71,智谋60,军事61,政治78,魅力100,医术105。”

“召唤人物第四人,宋慈,武力73,智谋78,军事59,政治89,魅力100,医术104。”

“召唤人物第五人,钱乙,武力62,智谋71,军事52,政治80,魅力100,医术103。”

“召唤人物第六人,朱丹溪,武力68,智谋72,军事55,政治75,魅力100,医术103。”

“指定孙思邈和李时珍吧。”

在刘协融合的记忆之中孙思邈似乎是有一定的修道经验,其他人刘协不敢肯定,朱丹溪听起来像修道的,不过也说不准。而李时珍如果刘协放过了,就有可能植入到李渊那边,这可就不好了。

这一次的召唤人物大都是医生,政治数值也不算高,政治倾向并不算明显,估计会变成赤脚医生之类的。在这个疫病多发的年代,召唤了这么多游医,也算是刘协对这个时代的贡献了。

孙思邈和李时珍的植入身份都是刘协的御医,而其他几个人正如刘协所料,全都是游医。朱丹溪还兼职当道士,而且和张伯端都在扬州,未来或许有可能碰面吧。

“唔……再召唤几个吧,就张三丰一个能打的似乎不太妥当。”

“系统,指定召唤句芒。”

“句芒,武力107,智谋81,军事74,政治90,魅力105。植入身份为宿主身边护卫,携带人物朱荣(祝融)、茹收(蓐收)、共工、玄冥、后土,皆为宿主身边护卫。”

句芒,传说之中的东方木神,与祝融、蓐收、共工以及后土组成了五行神,在某些神话之中,水神则由玄冥代替。句芒和携带人物都是同一级别的神,武力这方面估计相差不大。

同时句芒和祝融、蓐收、玄冥四人还兼职四季之神,分别对应春夏秋冬。也就是说,这四个人之间至少存在两组组合技,搞不好还会因为这些组合技而产生某些意料之外的加成。

“系统,检测一下这几个人之间有没有组合技。”

“组合技‘五行之神’,当句芒、祝融、蓐收、共工、后土同时在场时,五人五维同时+3;当五人位于同一地区时,该地五行会逐渐平衡。”

“组合技‘四季之神’,当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四人同时在场时,四人五维同时+3;当四人位于同一地区时,该地会逐渐风调雨顺。当后土也在场时,祝融和蓐收的五维额外+1。”

不愧是司职五行和四季的神明,组合技都是针对五行和四季产生的。

“平衡人物第一人,驩头,武力105,智谋81,军事85,政治86,魅力80。植入身份为北海(贝加尔湖)附近羊倌。”

“平衡人物第二人,颛顼,武力94,智谋95,军事96,政治103,魅力100。植入身份为蜀地豪强,携带人物女禄、穷蝉。”

“平衡人物第三人,伏羲,武力110,智谋95,军事87,政治100,魅力105。植入身份为天水豪强,携带人物女娲。”

“平衡人物第四人,少昊,武力92,智谋84,军事93,政治100,魅力100。植入身份为青州豪强,携带人物张挥。”

“平衡人物第五人,夸父,武力106,智谋78,军事85,政治89,魅力90。植入身份为豫州农户。”

“系统,伏羲为什么会植入到凉州去?而且五维没有点满呢?”

“根据后世之人的研究,伏羲应该是甘肃天水人,也就是现在的凉州天水。而关于伏羲的神话基本都集中在他是怎么开辟历法,创造太极八卦以及创造人类身上,关于智谋、军事、政治的描写并不多,所以没法给的太高。”

从植入方向上来看,似乎都不是敌人。哪怕是距离铁木真最近的伏羲,也是汉阳郡天水人,成为刘秀属下的概率都比变成铁木真属下的可能性高。

对于刘协而言,既然汉中的张鲁这么有觉悟,那自然不能不满足他,张三丰加上孙思邈以及五行之神的阵容,应该足够替换张鲁了,如果不够,刘协就再召唤几个。

当然,之所以要带领这么多猛将一起去,自然不会全都用来抵御铁木真,到时候就看蜀中的这些世家有没有这个自觉了。刘协当然不会强迫他们,只不过他们的名声可能会更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