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半部《道藏》,浩瀚传承36(2 / 2)

“相传,在最古老的年代,符咒直接沟通天地万灵,可以直接修炼,乃是不弱于《八脉仙法》的修仙法门。”

“但随着时间流逝,符咒一道日渐萧条,演变成了现在这般,类似于杂术的战法,护身之术。”

“但符咒相比起一般杂术的优势极大,到八品养印境后,既可远攻也可近战,手段千变万化,威能也极其可观。”

“相传符咒乃是天地之术,只是如今的修士无法完全发挥其威能。”

他在数量繁多的符咒中选出几种,说道,

“这些符咒实在过于繁复,一旦陷入其中,很容易影响正统修行之路,所以师父挑选出了一部分。”

“南山道观门下,必须要学的符咒,其一《金光咒》,此咒攻守兼备,远攻近战皆可,玄妙无穷。”

“其二,《坐炼咒》,此咒乃是修行符咒,配合《三清长生功》,乃修行根本。”

“其三《卓剑咒》,此乃进攻妙法,护道之咒,攻伐之力强大,还在《金光咒》之上。”

“另外还有三大顶级密咒,非绝顶之人,无法修成。”

张远宗指尖再点,又是数道符咒出现在李无攸与顾思仙面前,

“顶级密咒其一,《大金光神咒》,与《金光咒》同宗同源,但威能暴涨三倍不止。此咒追本溯源,可见先天八卦中的乾卦一脉。”

“其二,《五雷总摄咒》,引动天地五雷,极致攻伐。此咒追本溯源,可见先天八卦中的震卦一脉。”

“其三,《八卦罡咒》,此咒可召唤八卦神明,天地五行八卦,皆在掌握,非仙人不可施展。”

张远宗语气平淡,可是说出的内容,却堪称惊世骇俗。

若是传到人间,不知要引来多大的纷争与动荡。

三大顶级密咒,一个比一个恐怖。

一个比一个可怕。

难以想象,这些密咒到底是否真能修成,亦或只是南山道观的妄想之言。

但光凭张远宗的这番话,便让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这些符咒中,我最擅长的便是《金光咒》,小师弟也见过。”

“九品筑基境,攻伐手段,都是近战为主,到了八品养印境,才能远距离施法。”

“我可以借助山门法阵,远距离施展符咒,也是因为对《金光咒》较为熟悉的缘故。”

“至于《大金光神咒》,还在参悟阶段,需要时间。”

张远宗并没有在符咒上太过详细阐述,

“平时你们修炼结束之后,若还有时间,可以到我这里来学其他合适的符咒。”

“至于炼丹法和阵法。”

“半部《道藏》中讲述的并不算多。”

“修炼炼丹法,需要先学《道医经》,之后再学《丹霞经》,但这些只有炼丹手法,丹方少之又少,只有辟谷丹、气血丹两种丹药。”

“阵法的话,完整留存的并不算多,可作为闲暇时间的调剂。”

“共有《两仪阵》、《五行阵》、《天罡阵》、《地煞阵》,以及《玄甲阵》五大阵法。”

虽然听着并不算多,但李无攸还是有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其他道门他不知道,不过仅限于现在听到的这些,他便有种能撑起一个顶尖道门的错觉。

尤其是那些符咒,简直超出想象。

多的离谱!

张远宗给李无攸和顾思仙二人,一点消化时间,接着双手按在了半部《道藏》上。

四门正印法,仿佛破开了迷雾,展现在李无攸和顾思仙眼前。

分别是《震乾雷天印》、《离巽火风印》、《坤巽地风印》,以及《乾离天火印》。

“正印法,并非单纯的功法口诀。”

“还包括阴阳卦爻凝练之法,融合成卦印的法门,还有六爻术法,印身战法,以及后天印法。”

“绝大部分流传在外的正印法,仅仅只是功法口诀。”

“稍微好一些的,还会有阴阳卦爻凝练法,融合成印之法。”

“但剩下的六爻术法,印身战法,以及后天印法,都需要自己参悟。”

“半部《道藏》中留存下来的四门正印法,都是完整无缺的正印法,只需对照修炼,便不会有任何纰漏。”

“只是因为道门金策无法驱使香火,所以才困在了养印境的门槛之上。”

张远宗说完这些,李无攸直接愣住了。

他不是不知道正印法,陆义居当初还教过他一门《兑离泽火印》。

关键是,对照张远宗所言,陆义居教他的《兑离泽火印》,仅仅只有功法口诀。

其他什么都没有。

相比起自己眼前看到的这些完整正印法,简直是云壤之别。

特奶奶的,又被那个狗东西骗了。

回去非要找他麻烦不可!

李无攸心中暗恨恨想着。

一旁的顾思仙开口询问道,“二师兄,这六爻之术、印身战法、后天印法又是什么?”

张远宗点了点头,解释道,

“仙祖创立先天八卦,每一卦有三爻。”

“而后先天演化后天,两两卦象组合,形成后天六十四卦。”

“六十四门正印法,便脱胎自这六十四卦。”

“每一门卦印,皆有六爻。”

“看似只分为阴爻和阳爻,但在不同的卦印中,阴爻和阳爻代表的意义也都完全不同。”

他从四门正印法中选出一门,

“就以这《坤巽地风印》为例。”

“其第一爻,也就是初爻,为阴。”

“爻辞为,允升,大吉。”

“此乃大吉爻术,可对自己或己方修士施展,短时间内提升战力。”

“再比如第三爻,为阳爻。”

“爻辞为,升虚邑。”

“可以施展出的爻术,根据自身领悟,也会完全不同。”

张远宗指着《道藏》上的内容,

“比如有一位先贤,领悟为‘升虚邑,无所疑也’,意为没有任何阻碍,上升的十分顺利。”

“这也是一个大吉爻术,可以提升修士的战力和速度。”

“但也有一位先辈,没有引申,而是直接理解为字面意思。”

“升虚邑,便是升起的城池。”

“他施展出的爻术,便是直接召唤出一座城池虚影,镇压敌人。”

李无攸看着上面的介绍和修行之法,心神震撼,难以言表。

这……不就是将《易经》,完全变成了修仙之法吗?

简直不可想象!

张远宗继续说道,“一个卦印有六爻,每一爻都需要参悟,进而领悟出属于自己的爻术。”

“这,也就是六爻术法!”

“看似只有六种,但实则也是千变万化,全凭自身参悟。”

李无攸询问道,“二师兄,这六爻术法还有印身战法这些,是八品就能开始修炼了吗?”

张远宗摇了摇头,“正印法浩瀚无垠,威能无法想象,而养印境才只是开始,只能够施展六爻术法。”

他详细解释道,“六十四门正印法,乃天下正宗。”

“九品筑基,八品养印,七品法印,六品印宫,五品司灵,四品天人,三品道域,二品归宗,一品天脉。”

“九品筑基境修炼气血元脉,乃修行根基。”

“八品则是在气血元脉中蕴养卦印,此境界可以施展符咒、六爻术法,可以远距离施法。”

“而到了七品法印境,将气血卦印凝练成本命法印,由虚转实,威能倍增,到此时,才能承受后天印法的强大威能。”

“六品印宫境,则是以法印为核心,开辟体内印宫,该境界身躯体魄会急速提升,这时才能承受印身战法的力量。”

“至于五品司灵境,为兄也不是很清楚,听师父曾经说过,该境界可以施展五行术法,接天地之力,非人力所能及……”

“修行之路浩渺无垠,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走上巅峰。”

“今日,我便先代替师父,传授你们《三清长生功》……”

说话间,张远宗挥散了其他光影,只留下一门筑基功法,开始为李无攸和顾思仙详细讲解。

……

就在此时,

比放在供奉桌案上的道门金策,突然开始震颤起来。

一丝一缕的金色光辉,从道门金策上升起,化为七个金色篆字。

三人的注意力立时就被吸引过来。

这七个篆字无比清晰。

张远宗看到之后,眉眼立马微微皱了起来。

“镇南府道门大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