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半部《道藏》,浩瀚传承36(1 / 2)

南阳郡,

火灵宗内门,

火焰山,

一名身穿赤红色道袍的男子,从修炼中缓缓睁开双眼,发现洞府墙壁上竟有一根道冥香在燃烧,

眉眼中流露出一丝诧异和薄怒,“王轩死了?”

“小小的铜川县,竟然有人敢对我火灵宗弟子出手?”

这面墙壁上,道冥香整整摆了三排,数百根,代表王轩的那根道冥香,只不过在最下面一排的最角落。

男子目光在第二排道冥香上掠过,最终挑选出其中一根,

“陈岩,来见我。”

……

南山道观,

前山庭院仙祖殿,

张远宗伸手探入腰间香囊,在李无攸吃惊的目光中,取出一本足足有二三十里厘米厚的大部头古籍。

不是他少见多怪,而是实在过于吸引眼球。

就好像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一样,明显不是凡俗所能为。

“这是百宝囊,里面可以装不少东西。”

张远宗解释道,“待师弟师妹将本门功法修炼入门后,我会教你们如何使用。”

他单手捏印,按在古籍之上,一丝一缕的血金色光华,好似游龙一般,在封面上流淌。

一片光影缓缓升腾而起,将古籍中的内容,平铺在李无攸和顾思仙眼前。

说不出的飘逸梦幻。

“这便是南山道观的真正根基所在。”

“非本门弟子之气血,无法打开。”

张远宗手掌翻动,两个大字悄然流转。

《道藏》!

“听师父说,曾经的南山道观,最鼎盛时,万仙来朝,门中典籍浩如烟海,神通术法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随着南山道观从云端陨落,一切繁荣皆归尘土,只有《道藏》依旧留存。”

“师父曾说,完整的《道藏》,收录了全部六十四门正印法,是最接近仙祖《八脉仙法》的典籍。”

“只是随着繁华陨落,《道藏》被拆分,一页又一页《道藏》,不知流落何方。”

张远宗的话,仿佛在陈述某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话语中流转着难以想象的厚重与浩瀚,

“你们眼前的这半部《道藏》,是前辈先贤拼尽全力,死伤无数,才保存下来的。”

“所以你们从《道藏》中学到的任何符咒术法,都不得传授外人,一旦违背,道门金策会收回你们的一切……”

李无攸和顾思仙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震撼之色。

一座不入流的南山道观,当真有如此恢弘强盛的过往吗?

张远宗眼看这二人的小动作,微笑道,“我在最开始跟随师父修行的时候,也怀疑过。”

“师父说,这也是他的师父告诉他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谁也无法验证。”

“毕竟那段尘封的过往,无人可以窥探。”

“不过,这半部《道藏》上的内容,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这确是门规无疑!”

“你们可要记清楚了。”

顾思仙点了点头,脆生生说道,“二师兄放心,我绝不会对外泄露半分。”

张远宗手中印诀变幻,光影上的内容也随之悄然变化,

“本门传承,可分为筑基法、符咒、炼丹法、阵法,以及正印法。”

“其中,尤以筑基法与符咒最为繁复,最成体系,正印法最完整无漏。”

张远宗大手一挥,半部《道藏》上的光影迅速流转,犹如一张画卷彻底铺排开来,

“筑基法又可分为,内功、拳法、剑法、身法。”

“其中内功十五门,拳法三十七门,剑法十八门,身法九门。”

“师父老人家耗费数年光景,为我们排列出了最稳妥的筑基功法。”

直到此时,李无攸才算真正见识到,什么才是道门传承。

完全不是自己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学过来的杂术可比。

“筑基内功修炼《三清长生功》,配合《坐炼咒》。”

“拳法主修《五岳拳》,配合《召五岳咒》。”

“身法主修《逍遥游》,配合《飞罡神咒》。”

“剑法主修《天师紫霄剑法》,配合《紫气咒》;或是《七星剑法》,配合《七星咒》。”

“另外若是还觉得不够,可再修《三十六路天罡剑诀》和《七十二路地煞剑诀》,此这两大剑法,可为后面的阵法一道,打下根基。”

张远宗每说出一种功法,半部《道藏》上的光影,便会流淌出对应的功法内容,同时还有一道道人影在修炼此功法。

李无攸已经不知道自己震撼了多少次。

颇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只能说,南山道观的功法传承,实在太奢侈了。

无论是猴王,还是陆义居,亦或是火灵宗的那个王轩,他从来都没听说过,有谁修炼功法的时候,还搭配咒诀的。

就好像之前修炼的功法,是一家小镇酒楼的招牌菜,吃了觉得还可以。

结果突然来了一位宫廷御厨,精心做出一道连皇上都赞不绝口的名菜。

二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大的离谱。

太诱人了。

李无攸看着眼前的这些功法,就好像在看一个个绝世美人,恨不得一股脑全学了去。

张远宗解释道,

“《三清长生功》看似普通,但却最是中正平和,符合道家养生固气之法,可修炼出十二条气血元脉。”

李无攸又一次被震住了。

破限修士是连道门都要重视的天才,光是修炼到十阶就已经难如登天了。

结果二师兄却说,只要修炼这门功法,就能修到十二条气血元脉。

这算什么啊?

别人拼了命才能修炼到的层次,结果却只是南山道观的基础。

自己如果不是有祖神传承,恐怕连筑基境十阶都不敢想。

更遑论是十二阶?

“普天之下,九品筑基境主修气血元脉。气血元脉者,贯通血肉筋骨,五脏六腑,直入识海,乃修行之根基。”

“《三清长生功》可修炼出十二条气血元脉,使根基浑厚无比,乃天底下一等一的筑基功法。”

“小师弟在筑基境已经走了很远,但也可以修行,互为对照。”

“师妹之前的功法,可以直接换成《三清长生功》。”

张远宗说完《三清长生功》,又开始介绍拳法,

“《五岳拳》配合《召五岳咒》,同修五行,淬炼五脏,可以最大化发挥出自身的浑厚气血。”

“而且蕴养五行,使自身五行不缺,为后面修炼正印法提供五行支撑。”

“练到极致,好似拳中藏五岳,势大力沉,恢弘如推山,威势如山崩。”

他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多解释了一句,

“世人常说三千杂术,八百旁门,六十四门正印。”

“杂术看似最弱,但实则在任何境界都可施展,九品可用,一品仍可用。”

“同样一门杂术,九品施展,可力敌巨蟒蛮牛,一品施展,却能搬山填海,划江为陆。”

“所以,杂术可以称之为战法,乃是护道之术。”

“只不过修为越高,这种近身战法使用的越少,修士会逐渐开始施展符咒、爻术、印法、五行术法……”

“但切不可认为杂术无用。”

李无攸点了点头,只有垃圾修士,没有垃圾战法。

“接下来便是身法,《逍遥游》暗合周天之数,只要熟练掌握其中的步法,天下身法皆可从中窥探出一二。”

“相传修炼到极致,可如传说中的鲲鹏一般,乘风而起九万里。”

张远宗将身法和剑法,一起挑选出来,

“至于剑法,我并不擅长,师妹师弟若是想学,可以自行修炼。”

“师父也说过,筑基法中,一定要修炼的,其一《三清长生功》,其二《逍遥游》,其余功法全看各人天赋,不做强制要求。”

“我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多学了《五岳拳》,剩下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符咒一道上。”

张远宗变幻手印,半部《道藏》上的光影瞬间大变。

刹时间,一整座院子都被光影铺满了。

李无攸瞬间倒吸一口凉气,双目圆瞪,不可置信地看着满院子的光影,连呼吸都在颤抖。

顾思仙也是如此,睁大了清澈灵动的小鹿眼,嘴巴也忍不住张开。

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令人发指,真正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

“这就是半部《道藏》中,数量最多的符咒。”

张远宗颇有一种沉醉于此的感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