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横扫颍川34(1 / 2)

不要按照刻板印象对待一个群体。

后世人们对世家的态度其实很两极分化。

一派人按照经典的观念认为这些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值得赞颂。他们中间出现了无数名臣、名士,在整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一派人则是逐渐从文官集团的叙事中清醒,他们认识到古往今来百姓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的苦难正是由这些人带来的。他们不是高贵的天龙人,他们是趴在人民身上吸血的水蛭。

这两种观念看似水火不容,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所处阶级与所持信念是否完全一致。一切的假设都是在这一命题默认成立的基础上建立的,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

至少张伟知道,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秩序的那批先贤,他们大多其实也出身于地主阶级本身。

由此可见,其实人还是可以改造和自我改造的。所以,张伟用手敲了敲案牍,示意众人先安静下来。

他的面上带着一丝悲悯,对大家说道,“或许,我们还有一种方案。那就是保留荀家和郭家之外,剩余十一家只取走可移动的资产,保留他们的性命,让他们感受一下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毕竟,不教而诛是不好的,我们还是应该给这些人一次改过的机会。”

当然了,张伟没有提到土地的分配,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颍川内部竞争的资产,就算他们分配了土地给百姓,等他们走后,依旧还是会被荀家和郭家甚至是剩余的十一家残余势力瓜分。

在当前阶段,要做当前阶段能做的事,以后的事情要交给以后的自己去办,这才是理智的认知。

“当然了,我们这次还是要杀一批人的。对于那些曾经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世家子弟,我们也必须吊民伐罪,相信这样,足够给荀家和郭家一个威慑了。”

说完,他果然又看向了郭嘉。

郭嘉:……

好家伙,这一下,我不会被开除族谱吧?

张伟的新方案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包括深受其害的顾楠和李仕民,在认真思考后,也冷静了下来。没错,如果真的滥行杀戮,那自己与世家这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诸葛亮等读书人也是松了一口气。其实,虽然他们接受了世家应当被消灭的观点,可他们毕竟不是杀人狂魔,对于这种以强凌弱的做法终究还是会有意见。可新的方案就能让自己的良心稍安。

于是,张伟军事集团开始了对颍川境内势力的大扫荡。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连皇帝都会忌惮的世家豪族一定有极强的武装力量。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他们会有家丁,但绝不会是正规军的对手。他们与皇权抗衡的资本在于古典政治制度下存在的天然漏洞。

要知道,古代的通讯手段极其匮乏,皇权直接辐射的也仅仅是天子近畿。无论多么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皇帝想要实现统治都只能依靠分权给他人来实现。中官(太监)、地方官员(巡抚、刺史等)、宗室勋贵三位一体共同编织了一张大网,覆盖在帝国的土地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