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离开(1 / 2)

天黑了,昆明的夜晚降临了,小雨还在下。

我提醒自己别忘了来昆明是做什么的。

我找了一个小旅馆,一百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我就按照记下来的地址去找了几家高考补习学校。忙了一整天,只有一个地方靠谱些,好像是叫华兴高复学校。它们有自己的教学楼,办公室,还有自己的食堂,大概有二十来个班的规模。整个场地是它们自己的还是租的,不知道。它们学校最醒目的不是历年高考成绩宣传栏,而是校门口有一张特大的海报。是它们校长和一大排人挨个和总书记握手的照片。

我进去和他们的教务老师谈了谈,他们不缺任何老师。

晚上躺在旅馆的床上,我问自己,来昆明干什么?就这样每天去找高复学校?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心里陡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

打了个车,我又来到了翠湖边,

我是多么想见见梁瑞丽呀,我只想确认她一切好好地。

然而,我再一次什么都没有找到。我感觉自己有些荒唐。

我在心里嘲笑自己:老陈,你在干什么?你以为现在是88年?青春可以重来?

又在昆明逛了一天,我去看了看YN省艺校,也许是下意识的,厚起脸皮进了几个办公室,还去了食堂,还和几个工人,保安聊了天。他们的学生文化也差,也需要补习文化,但他们是学校统一请外面的老师进来,集中在学校补习,不允许学生外出。我知道没有丝毫机会。

就这样天天住旅馆,白天满大街去找学校?

昆明,我有机会吗?

突然想起和出租车师傅的对话。

那师傅说自己也是外地人,来昆明也有多年了,也在昆明买了房,算是安家在昆明了。不过,他觉得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来说,很一般。师傅说他这些年跑过不少地方,虽然说不上很了解,但是粗略对比一下,觉得昆明和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没法比。

师傅说,“仇和来了之后,昆明变化确实大。不过有一句说一句,我个人觉得摊子铺得太大,没有产业支撑,吸引不了人口,要建成国际大都市,是幻想。中国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有几个?轮得上昆明?”

师傅说,就他知道的,昆明周边烂尾的楼盘不少,特别是一些别墅区,修起来没有人入住的多的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