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召白公乱自内生(34)(2 / 2)

惠王十分高兴,道:“此次白公立功,寡人要重赏你。连同立功的将领,一并赏赐。既然白公能够担此大任,则边境无忧矣。”

白公胜道:“大王,臣还有一事相告。”

大王道:“有何事,尽管奏来。”那白公胜边说边走近惠王。一旁卫兵大呼道:“白公身带兵器,不可近前。”白公胜却不管不顾,只管走将前来。

熊宜僚与石乞早已商定计策,此时也大踏步走上前来。卫士一看,皆大呼道:“众人不可上堂。”但哪里有人听他?

白公胜拔出长剑,直奔惠王而去。朝堂之上即刻大惊,慌乱一片。子期从身边卫兵身上抢到画戟一支,欲阻挡白公。然而,熊宜僚却拔剑迎了上去,两人搏斗起来。匆促之中,不顾闪避,故而两人皆身受重创。子期道:“白公胜乃叛乱贼子,奈何追随于他?”熊宜僚道:“士为知己者死,死得其所。”两人皆受重伤而死。

石乞与子西决斗,子西不敌,身受数创,倒在地上。临死前大呼道:“我悔不听子高之言,导致今日之祸。我死不足惜,只是对不起大王,更有何面目去面对先王?”以衣衫遮面而死。

朝堂之上,皆为白公亲信。一时间,众大臣或者被杀,或者逃跑,或者跪地求饶。石乞道:“白公欲成大事,当杀了惠王,并诸大臣。如此,则大事定矣。”

白公胜道:“我所恨者,郑国也。杀子西,是因为他不信守诺言,不肯替我出兵报仇。与他人何干?”

石乞又道:“宫中财物皆可为我所有,以图后事。”

白公胜道:“大丈夫当有大作为,不可为财物所困。”

白公胜找到昭王的弟弟子闾,道:“惠王不能胜任,我已经逼其退位。我打算让你做楚王。”

子闾道:“惠王仁慈,恩惠于你。你反而起兵叛乱,犯下这等罪过。我如果此时为王,岂不为天下人耻笑,说我趁机夺取王位。”

白公胜道:“自古能者为王,何必计较他人言语?”

子闾道:“如惠王之贤,尚且被你囚禁。我何德何能,能够担当大任?”

白公胜道:“我好心好意,立你为王,你为何如此固执?”

子闾道:“以下犯上,乃大逆不道之事也。我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

白公胜道:“我现在重兵在手,你不怕我杀了你吗?”

子闾道:“你杀了那么多人,还怕多我一个吗?杀不杀由你,但我是不会做楚王的。”

石乞道:“让你做王,你还不知好歹。杀了你又如何?”拔出剑来,一剑刺死了子闾。白公胜劝阻不及,责怪他道:“子闾乃仁义之人,为何杀他?”

石乞道:“不与同道者,应尽皆除之。白公为何有妇人之仁?”

白公胜不语。

白公胜将惠王囚禁在高府,让石乞派人看守。石乞找来亲信道:“半夜时分,杀了惠王,以绝白公之念。”不料想,这话被看守的人听到。看守曾经受过惠王随从圉公阳的恩惠,又告诉了圉公阳。圉公阳大惊,深夜在宫墙上打了一个洞,背着惠王逃到了母亲越姬的宫中,躲了起来。

白公胜遍寻惠王而不得。石乞趁机道:“白公,现在国内已经没有可以为王的人了,你为何不能自己称王呢?况且,大人的父亲太子建,本来就是应该继承王位的人,按照国家的法令,您也应该是继承王位的人。你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

白公胜仍然没有答应。过了几天,石乞又道:“大人,我们誓死追随大人,本来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前程。现在您有机会称王,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那么我们这些做下人的,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所谓一荣俱荣,恳请您早日登上王位,也让我们这些追随你的人,跟着荣耀。”

于是白公胜昭告天下,自立为楚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