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沈诸梁镇守叶邑(9)(2 / 2)

平王忿然道:“当初你推举他做大将军的时候,你说他如何忠于朝廷,如何年轻有为,如今正是需要效命之时,你又推脱他不能担当大任。你到底是何居心?”

费无忌长跪不起:“请大王赎罪,犬子实在是不能担当此任呀。”平王不悦地一挥衣袖,不再理睬费无忌。

费无忌喜欢阿谀奉承,处处讨得平王欢心,但国家有难,他又担心儿子的安危,不愿让他带兵奔赴前线。

只见郤宛上前一步道:“臣保举一人,可以担此大任。”

平王急切地道:“快说,此人何也?”

郤宛大声道:“此即沈尹戍之子子高是也。”各位大臣听了,皆面露赞同之色。

子常上前一步道:“大王,子高自幼读书,通治国之策,身兼一身武艺,有领兵征伐之将才。若子高前往,必能击退郑、晋两国军队,固我边境,保我百姓平安。”

郤宛为楚大夫,忠于朝廷,为人善良正直,正是他一心为国,毫无私心杂念,这才举荐了沈诸梁。子常担任令尹一职,掌管楚国大权,听郤宛之言,感觉很有道理,立即表示同意。

平王鼓掌而喜:“寡人怎么没有想到呢?子高英才,我早有所闻,正可担当大任。戍,派你儿子前往,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尹戍道:“为国家安危计,岂可顾惜个人性命?为臣之责,当为国家效命,虽万死而不辞。犬子之命,为国为家,自当肝脑涂地!只是子高今年只有二十六岁,少不更事,才艺不精,命虽不惜,但恐有负王命,望大王三思!”

沈诸梁,字子高,为沈尹戍之子。

平王道:“派子高前往,众大臣以为如何?”

众大臣皆称:“子高正是良才,可保边境安定。”

被冷落一边的费无忌不禁窃喜,儿子可以不用带兵出战,免去了性命之忧。另一方面,又因沈诸梁受到朝廷重用而心生嫉恨。

平王道:“戍,汝之忠心世人皆知。今遣你儿子高前往镇守叶邑,万望击退来犯之师,保国家安定,此乃国家之重任!即刻宣你儿子进殿接旨!”

沈尹戍:“臣遵命。”

沈诸梁被宣上殿。平王道:“子高,郑、晋两国侵犯我北方之城叶邑,抢我粮食,杀我百姓,占我土地,其行为着实可恨。寡人命你带兵前往叶邑,击退来犯之敌,不知你能否担此重任?”

沈诸梁道:“大王,郑、晋两国,贪恋我国土地,侵犯我国。臣自当以血肉之躯,奋勇当先,击退敌人,巩固边防,替大王分忧!”

平王大喜:“国家有如此英才,实乃寡人之幸也!既如此,寡人封你为叶邑之公,镇守叶邑及方城山一带,永保此地之安定。叶邑乃我国北方之屏障,叶邑安定,则国家边境安定,寡人无忧。叶邑有乱,则国家不能太平,寡人不能入眠。寡人命你明日起兵,奔往叶邑,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诸梁道:“臣遵旨。军情危急,臣愿即刻带兵奔赴叶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