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功成英雄身退(47)47(1 / 2)

宁道:“大人如今辞官而去,此高风亮节,令人敬仰。我二人自当不忘大人教诲,尽心辅佐大王,复兴楚国!”叶公与众人挥手告别。

归来城苑皆依旧。叶公放眼望去,村庄,街道,城市,房舍,故乡人,一切似乎都没有变。他知道,他回家了。队伍行至澧水边,澧水浅浅细流,慢慢向东而去。宽宽的河滩中间,偶尔露出几片草地,还有一些裸露出来的石头。河边的风,颇感清爽。河岸上,有几处羊群,有几个牧羊的老人,或是孩子。此景如昨,此景如画。但叶公的心情,已不是昨天的心情。

惠夫人迎了出来,执手相望,泪已涌出。叶公抖动着杂乱的胡须,颤抖着道:“夫人!”

“大人!”惠夫人语言哽咽,泣不成声。

两人相搀相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头观望,长长的队伍站立着,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征战者,叶公更加显得苍老了。“都回去吧,回去看看。”叶公对着他的士兵,摆了摆手。

叶重对着士兵们道:“大家都回去吧,回去吧。”

忠诚地跟着叶公的力坚将军已经不在了。现在,叶公的身边,只有一个叶重。

天色渐晚,出征归来的军队,慢慢地散了。叶才道:“父亲走后,郑国军队曾经有过骚扰,但是被我们打败了。他一看,我们准备充分,后来也就没有再侵袭过。现在,军队训练有素,府库粮食充裕,百姓生活安定,父亲大人但请安心。”

叶公点了点头,道:“这次我出征回来,最大的欣慰就是叶邑的安定。我还是那句话,为官一任,要替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这样,才能无愧于内心,无愧于国家。”

几年之后,叶公日渐衰老,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将叶重、叶才叫到跟前,道:“我们沈家,乃庄王之后,出身王族,更需要为国家分忧,为百姓分忧。我自赴任叶邑以来,夙兴夜寐,以百姓为念,叶邑人民生活安定,楚国边境安定。所谓治乱不易,守土更难,你们切记。”

两人应道:“是。”

叶公又道:“当年为治理水患,我经过实地考察,将叶邑境内河流尽数绘于墙上,认真谋划,最终求得治水之法,以保叶邑年年丰收。但竟有传言,说我喜欢以龙为游戏,不务政事,此其谬也!”

叶重道:“父亲,你一生为了国家和人民,问心无愧,无需计较他人传言。”

叶公道:“人生于世,为民,当恪守法律,遵守政令。为官,当忠于朝廷,以百姓为重。当年孔夫子游历叶邑,与我谈论治国之道,提出了‘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思想,此乃治国之大计也。我年事已高,时日无多,以后你们要牢记此言。”叶重点头答应。

叶公又道:“当官做事,当善纳雅言,分辨忠奸,然后可也。平王任用小人费无忌,导致太子建逃亡,造成仇恨。而子西不听我的劝谏,让一心为父报仇的白公胜回到楚国,得到官职,最终成为祸患。故此,学会亲近有德行之人,而远离小人,才能使国家兴盛。”其时,叶重之子凝,叶才之子盼,俱已长大成人。叶公甚是欣慰,嘱其认真教导,为国效力。

叶公不久病逝,此为公元前470年。

惠王听说叶公病逝,想起叶公往日平叛白公胜,安定国家之大功,嗟叹不已。令尹宁道:“当务之急,是叶公去世以后,叶邑的守卫事宜,乃是大事,请大王定夺。”

司马宽道:“大王,如今晋、郑、吴三国,皆虎视眈眈,觊觎我国国土。以前有叶公在,其威名远扬,各国皆忌惮于此,不敢为犯。但自此以后,叶公不在,边境岂不陷入危机之中?”

惠王道:“是呀。当今之世,诸侯争霸,人心混乱,我北方处于他国敌视之中,难免有战争的危险,可是派谁去守卫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