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功成英雄身退(46)46(1 / 2)

陈国既灭,叶公带兵征伐,打败了一直称霸一方的东夷诸国,与他们订立盟约。从此边境安定,诸侯再也不敢窥伺楚国。楚国在诸侯国中名声大震,再加上叶公的治理与恢复,楚国国力强盛,再一次进入中兴时代。

这一天,惠王在宫廷中设宴,与群臣共贺。美酒佳肴,楚乐声起,美丽的楚女翩翩起舞,耳目之悦,尽在其中。惠王醉意连连,对叶公道:“子高平定白公胜叛乱,劳苦功高,无人能及。安定楚国,使国家扬威,更是自古忠臣之优者也,请满饮一杯。”

叶公道:“谢大王。”众大臣纷纷举杯畅饮。

惠王又道:“子高,经过此次叛乱,宫廷受到很大破坏。宫廷里的侍女,大多流离逃亡,不知何处。我命你在全国挑选三百名美女,以充斥后宫。”

叶公道:“现在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能否将此事暂缓?”

惠王道:“那就让屈固大夫去做这件事吧。”

当日白公胜叛乱,囚禁了惠王,是屈固背着惠王逃到了昭阳夫人的宫中,从而逃过一劫。惠王复位,以屈固之功,加封其为大夫。

惠王下令,于全国之内征选美女数名。于是上下官员,皆奔波不止,忙于此事。经过层层选拔,征选美女三百名,皆国中佳丽,有倾国倾城之貌。屈固命人找来善于演奏的人,善于舞蹈的人,善于歌唱的人,教会他们从事这些技艺。经过精心培训,三个月之后,这些从全国各地挑选的美女,皆成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之辈。又从中挑选出30人,陪伴于惠王身边,供其娱乐。惠王大喜,更加意气风发。

惠王对叶公道:“如今国内安定,百姓富裕,府库充实,兵力强盛。我欲效法先王,征战四方,以图霸业,不知子高以为如何?”

叶公沉吟片刻道:“昔庄王之时,我国势力强大,诸侯无可匹敌者。然而,时势变化无常,盛衰各有天数,从灵王、平王、昭王至今,我国也是历经动乱。如今社会稍有安定,如果战争,岂不是又要令百姓陷于乱世之中,臣以为还是以休养生息为重。”

惠王道:“人生于世,当建功立业,方可留名于后世。我自继位以来,经历白公之乱,又有诸侯侵袭,如今正是国力强盛之时,此时不能建立功勋,更待何时?”

叶公道:“大王意欲何为?”

惠王道:“寡人欲在国内征兵二十万,加以严格的军事训练,并积极筹划,以待训练成功之后,或者三年,或者五年,征伐四方,以重建我大楚之辉煌也。”

叶公虽然心有不愿,然而王命难违。于是,叶公、宽、宁、屈固等人,接受惠王之命,号令全国,征召士兵,不日内,征集完毕,即在郢都郊外,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

此时,屈固献言道:“大王欲称霸诸侯之间,征集军队,已有数万。如今何不建造一座高楼,大王可以坐于楼上,观看军队训练之情形,同时,也可展示我国国威。”

惠王大喜,即道:“正合我意。即刻修建高楼,以壮国威。”

惠王大兴土木,修建高楼一座,历时两年方成。这一座楼,占地超过灵王时修建的章华台,高更是入于云霄。其奢华超过以往,其雄伟更是诸侯中无可敌者也。惠王自撰其名为“霸王楼”。站在楼上,可以远观数里。只见数里之外,行人如蝼蚁一般大小。每日里,惠王于其上或者饮酒,或者歌舞,或者观看军队操练,甚是高兴。

惠王数次与叶公商量,意欲征伐他国,叶公俱以身体不佳为由婉拒。时间长了,惠王便有疏远之意。叶公并不以为意,只是勤心处理政事为要。可是慢慢地,关于叶公的一些流言蜚语传开了。这些流言,有的说叶公身兼数职,大权在握,把持朝政。有的说叶公居功自傲,不把惠王放在眼里。有的说叶公领有军队,且多能攻善战之士,所谓功高震主,于国家不利。甚至还有人说,叶公已经联络了朝中大臣及自己的亲信,不日就要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叶公察觉到了这样的流言。刚开始的时候,他不在意,可是时间长了,他感觉到不行,他不能置之不理。可是他该怎么做呢?叶公思之再三。

叶公对叶重道:“咱们该回去了,我打算回到叶邑去。”

叶重道:“可是国家初定,都城的治理,离不开父亲呀。”

叶公道:“如今动乱已经平定,四境也算安宁,一时之间应该不会有大的战事了。一个国家的兴盛,除了有明君,还要有贤臣,两者相互依托,才能国家强盛,天下太平。昔庄王任用伍举,大兴改革,于是国力日盛,最终称霸诸侯,何其光荣?但是,世上的事情,又岂能永远如人所愿?平王重用费无忌,费无忌弄权,陷害朝中大臣,逼走太子建,由此导致伍子胥引吴兵报仇,郢都被破,平王竟然被鞭尸,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昭王不明,听信令尹子西之言,召白公胜回国,以致引火烧身,大臣被杀,天下大乱。现如今,国家稳定,政治清平,我为什么要留恋现在的安逸,而忽视了平安中潜在的危险呢?因此,我要回到叶邑去,在那里安享晚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