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边境灭亡陈国(44)44(2 / 2)

自从白公胜叛乱以来,惠王一直心里不平。想自己一代诸侯,竟然被白公胜囚禁,弄得国不成国。幸得叶公带兵前来,平息叛乱,这才能够复登王位。如今国力已经恢复,军队士气正盛,如果能够灭了陈国,岂不是扬眉吐气,在诸侯国面前也有了面子?

叶公亲见战争之苦,士兵流血牺牲,百姓逃亡,无立身之所。但是,为国家考虑,征战陈国,却也是一件有利于国家之举。于是对楚惠王道:“如此,臣则与朝一道,发兵陈国,直奔国都而去。”惠王大喜,更赏赐金银若干与将士。

叶公率军一路追赶陈国军队。陈国兵溃如潮水,一直到达国都。叶公围困国都,攻而不下。数十日后,城内粮食渐缺,人心不稳。

大将布攻对陈湣公道:“大王,如今楚军将国都围困,时局日下,我看不日即有可能城破。既如此,不如臣率军与之决一死战。成则救了陈国,不成则臣以死报效大王,大王也可另寻出路。”

陈湣公道:“时势如此,也只能这样了。将军保重,务必一战得胜,解我陈国之围,则将军功劳,莫能过也。”

陈湣公与布攻三杯酒,即刻命其出城迎战。此时陈国国都宛丘城内,士兵不足一千,更兼受伤不少。布攻率军冲出,与楚军战在一起。陈湣公在城内,亲见布攻冲出。然而,半天过去了,胜负不知,竟然没有了布攻的消息。后来,有士兵报信,说是布攻率领部分士兵冲了出去,但不知何处去了。又等了一天,再无布攻消息。而守城士兵,日渐懈怠,陈湣公叹息不止。又有士兵报信,说是布攻眼看楚军大军到来,城破已成定局,率领少数士兵,转而投奔吴国去了。

陈湣公久候却没有布攻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差人备上厚礼,开了城门,送与叶公。并送上书信一封:“早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陈楚之战,陈国兵败已定。今派使臣前去,并奉上厚礼,望惠王及将军姑念陈楚两国旧日交情,并百姓性命之忧,罢兵休战。则陈国君臣世代牢记楚国情义,礼仪往来,不敢怠慢。”

叶公收了书信,面见惠王道:“那陈国备了厚礼,前来请降,大王以为如何?”

惠王道:“陈国国君言而无信,既然陈国败局已定,索性攻破宛丘,灭了陈国,尽占其国土,此乃大善。”

朝再度率军猛攻陈国国都。自从布攻率军逃走以后,城内士兵就已经非常少了。怎么能够抵挡楚军的进攻呢?一天之后,陈湣公打开了城门,率领随从,径奔楚军营投降去了。

陈湣公被绑至楚惠王面前。陈湣公道:“我既已兵败投降,奈何不惜士兵性命,仍然苦苦相逼?”

楚惠王道:“昔日我楚国待你不薄,但你陈国反复无常,不守信义。此次竟然趁我国内不稳之机,侵袭我国,实乃可恨。我已决意灭了你国,也可借此立我大国国威。”

陈湣公听此,知道楚国所图,乃是陈国土地,而不是仅仅的报仇而已,于是道:“陈国国灭,我死不足惜。但你楚国,对我陈国有何恩情可言?自楚庄王以来,数次攻打我国,占领我国土地,掠夺财物,甚至吞并我国,作为楚国一邑。我处心积虑,心怀恢复陈国之志,然力不从心,终成镜花水月。可叹我陈国数百年基业,毁于我手,我有何面目去见先王?”

楚惠王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你数次和吴国联合,攻打我国,我早有吞并你国之心。今我有良臣辅佐,兵精粮足,国势正盛,你就认命吧。”

陈湣公叹道:“想我陈国,祖先本为虞舜之后,封于陈地,守卫祖先宗祀,历数百年,传承至今,荣耀非常。然国小力弱,乱世之中,竟然不能立身。到我这一代,更遭强敌侵袭,亡国在即。可恨,可恨!”说罢,即有士兵上前,将其斩首。

楚军拥入城中,灭了陈国,即以陈为邑,并派兵驻扎于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