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边境灭亡陈国(44)44(1 / 2)

陈国军队,先前已经大胜,料想楚军短时间不敢再战。料不到楚军竟然来的这么快,又听说是叶公的军队来到,心生胆怯之意,拼命抵抗一阵,半个时辰之后,终究抵挡不住,败下去了。朝与叶重率军追赶,直把陈国军队赶了回去。

朝与叶重回来,受到惠王嘉奖。宁道:“陈国本来依靠我国生存,后来背信弃义,竟然趁机侵袭我国,不给他一点教训,不能显示我大国国威。”

惠王点头称是,道:“此一战,陈国不敢再轻易侵袭我国。其它国家也不敢再侵略我国了。”

宁道:“大王,虽说陈国不敢再侵袭我们。可是陈国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不能容忍。如此忘恩负义,应该重重打击。我楚国本来是泱泱大国,诸侯敬重,周王室也不敢小瞧于我。只是近些年来,内忧外患,大王虽竭尽全力,操劳国事,然积重难返,非一时之力可也。此次陈国侵袭我国,责任在陈,不在我也。我看如今形势,不如趁我军士气正盛,出兵陈国,占了他的土地,得了他的财产,一举灭了他国。一则使我楚国扬威,诸侯不敢再小瞧于我。二则也使我楚国增加了土地与人口,国力增强。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宁一番话,在朝廷上引起了一阵喧哗。

太师子谷道:“我看不妥。我们国家经历战乱,国家元气尚未完全恢复,百姓生活未有大的改善,军队尚在整治训练阶段,此时进兵陈国,恐没有胜算。一旦战败,我们国家岂不是又要受到诸侯的侵袭?”

太师子谷的话,有人点头,但是更多的人并不赞同。自从叶公带兵来到郢都,平息叛乱,整治都城,功劳甚高,太师即有不悦之意,言辞之间皆有显露。眼看楚国国力已经大大恢复,士气正旺,人民同心,大臣同力,正是一致对外的好时机,他却说出了这样让人泄气的话来。

惠王道:“太师此言差矣!我看自从子高率军平叛以来,我国国力蒸蒸日上,加之朝廷内外,团结一致,国家振兴指日可待。陈国小国,竟然欺凌我们,实在可恶。如果我们发兵,能够灭了陈国,此乃振兴国家之大事!不知子高以为如何?”

叶公道:“陈国不义,理当伐之。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出战,还请各位出谋划策,以朝廷之力应对之。”

太师子谷道:“如果出战,谁能为帅?又怎么能够保证一定师出必胜呢?”

惠王不悦道:“太师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楚国自立国以来,在诸侯中也是大国,但如今竟然被人小视,受到陈国的侵袭。如果连一个小小的陈国都不能打败,我们还如何在诸侯国之中立威?此事重大,还请子高多多谋划。扬楚国国威,在此一战!”

惠王已经说了这样的话,太师虽然不悦,却也再不能多言。叶公带领叶邑军队一千五百余人,和朝一起,起兵伐陈,直奔陈国而去。一时间,陈国君臣上下,一片慌乱。

陈湣公一时着急,对大将布攻道:“楚国大军扑来,这可如何是好?”

布攻道:“大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自当率军前往迎敌。”

陈湣公道:“你的忠心,人人皆知,只是我听说楚国名将叶公亲自率军前来,气势汹汹,恐有不测呀。”

布攻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丈夫自当战死沙场。请大王放心,我定当竭尽所能,抗击楚军。”

却说布攻率领陈国部队,急急赶赴前线。没有赶到战场,就与朝部队展开了一场血战。楚军刚刚打过胜仗,士气如日中天,陈国军队虽拼死作战,毕竟不能抵挡,布攻率领残余部队,逃回陈国国都。

惠王亲自到叶公驻军之地,犒劳将士,道:“既然取得了大胜,何不一鼓作气,攻入陈国国都,灭了陈国,也算是我继承王位以来,做的一件大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