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靖国难叶公出兵(37)37(2 / 2)

“大人如此年迈,竟然亲上战场,您是我们的恩人呀!”老人跪在地上,无数的百姓跪在地上。

叶公扶起老人,对他道:“诸梁身为臣子,就该替朝廷解难,为百姓分忧,哪里还分年轻年迈?”

这时又有人道:“叶公从叶邑来到都城,平定叛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怎么能让我们的父母受到伤害呢?请叶公戴上头盔吧。”

叶公又戴上了头盔。

一个年轻人走到前面,道:“白公胜残暴,人人恨之。我想参军,与大人一起杀了那个白公胜。”有许多人喊道:“我们要参军,要和大人一起上战场,杀了白公胜!”

“杀了白公胜——”此声音直冲九宵。

叶公对力坚道:“百姓如此拥护,我们即使战死,又有何憾?”

力坚道:“白公胜不得人心,此战必胜。”

叶重道:“父亲,百姓如此拥护,那白公胜民心已失,败局已定。”

叶公道:“那白公胜不是平庸之辈,发动叛乱,策划已久。但我们既然出兵,已经没有退路,唯有一战!”

部队不得不停了下来,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去。他们没有兵器,就拿着长长的木棍,甚至扛着锄头,当作兵器。叶公不由得感动起来,百姓如此信任于我,我又怎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叶公下定决心——平叛——平叛!宁可战死沙场,埋骨他乡,也决不能有负百姓重托。

叶公的队伍更加壮大,以不可阻挡的士气,向都城开去。临近都城,突然遭遇一支队伍。力坚提着大刀,奔赴上前,喊话:“前面是何人的队伍,所为者何?”

前面的队伍慢慢停了下来,出来一个人道:“我们是针尹固将军的军队,请问你们是哪个军队?”

力坚道:“我们是叶公的军队,前往都城平叛,你们又是为何?”

那人道:“我们也要去都城。”

一个将军模样的人,骑着大马走了过来:“我就是针尹固,正要开赴都城,请让开一条路。”

叶公这时来到前面,对着针尹固道:“将军去往都城,可是为了平叛?”

针尹固道:“白公胜待我不薄,近日起事,让我帮助他。因此,我来到都城,助他一臂之力。”

叶公大声道:“将军此事不妥。白公胜本为王族,发动叛乱,残害忠臣,祸乱朝廷,你怎么能帮助他呢?”

针尹固道:“请问你是何人?”

力坚道:“此乃叶公是也。”

针尹固下马行礼,道:“早听说大人治理叶邑有名,百姓富裕,地方安定,今日一见,实为幸会。只是那白公胜与我颇有交情,赠我财物,我岂能失信于人?”

叶公道:“白公胜拉拢你,是为了他的私利。他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杀害令尹与司马,囚禁大王,屠杀无辜百姓。这样的人,你与他交往,不是损害你的名声吗?为了私利,而致使国家动乱,百姓遭殃,这样的人,人人得而诛之,你为什么要追随他呢?”

针尹固沉默不语。

叶公又道:“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天下,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白公胜之乱,必将引起诸侯对我国的窥伺之心。所以,当前要紧,乃是平定叛乱,恢复朝纲,安抚百姓,使国内太平。这样做,才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将军难道想做白公胜一样的有罪之人吗?”

针尹固回复道:“大人之言,让我顿然醒悟。请大人指点迷津。”

叶公道:“你不如随我一道,开赴都城,平定叛乱,如此则为安邦定国的功臣,百姓爱戴,大王也会表彰于你。请将军定夺。”

针尹固队伍里一片喧哗。就有人喊道:“叶公美德,国内传颂。将军不如随了叶公,平定叛乱,也做安邦定国的功臣吧。”呼声越来越高。

力坚上前,对针尹固道:“将军,人心所向,一念之差,可能流芳千古,也可能铸成大错。请将军下定决心吧。”

针尹固不再迟疑,毅然对着自己的军队道:“将士们,咱们随了叶公,平定叛乱,安定天下,做功臣,不做罪人!”

“做功臣不做罪人!”更多的声音响起来。

叶公高兴地对力坚道:“正义之师,必将得到支持,如此咱们平叛就更有信心了。”队伍浩浩荡荡,直奔国都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