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夺情72(1 / 2)

诸事一了,众人相继离去,唯有朱八还是贼兮兮的一直跟着李寻欢,人前人后一口一个妹夫叫得比谁都亲热。

按本朝制度,父母离世后直系子孙需守孝三年。

所谓的守孝即在墓地边上搭一棚子,搭一块木板当床睡上三年,不能睡真正的床不能使用枕头,住到第三年零一个月才算守孝期满。

《礼记·曲礼上》记载:“父母之丧,三年不改其服。”这个不改其服就是不准换衣服,天冷天热只允许增减衣裳,绝不能更换。

当然除了不准更换衣服之外还有其他诸多规矩。

例如: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得理发剃须;不得洗澡刷牙;不得从事生产劳作;不得读书写字;不得结婚生子;不得换洗衣服床单......

李寻欢当然很反感这种制度,自幼就爱干净的他无法想象三年不换衣服、不洗澡、不刷牙、不剃须、不理发......一个好端端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个青壮劳力三年不得参加生产劳作会怎样?父孝三年,母孝三年,六年时间就搭进去了。

其实不止是李寻欢觉得这些制度极不合理,连本朝开国那位太祖皇帝也觉得极不合理,将直系亲属三年内不得结婚生子改成了一年。

但这些都是那位孔圣的传承,太祖皇帝贵为天下至尊,改变一条尚且遭到了满朝儒臣抵制,连开三天朝议,才勉强将孝后三年不得结婚生子改成一年。否则父孝三年,母孝三年,不消多少年,人口大量减少,连保家卫国的兵源都会成为问题。

儒家子弟享有天下,天下人,包括九五之尊都必须强制遵守孝制,概莫能外。像李寻欢这样的世家公子,当朝探花郎若是不遵守这些制度,瞬间便会成为世人口中不孝子孙,大奸大恶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李寻欢知道以后一定会废除这一切,一定会出现一位能废除一切不合理制度的人,但这个人显然不是他。

此时的他当然不会知道四百年后诞生了一位孙文先生,奋一生之力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继而彻底废除了三年守孝制度。

此时的李寻欢必须亲自外出处理一些事务,之后三年他都需要待在墓地旁,寸步不得离开。

谁知朱八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在他身后,李寻欢无语道:“朱少爷,有什么事你不妨直说,外出除外,三年守孝期间我哪也去不了。”

朱八明显呼吸重了几分,又靠近了李寻欢几分:“王羲之的那幅〈兰亭序〉我家老太爷记挂已久......”

“一幅字帖而已,叫你林妹妹拿给你,别烦我。”李寻欢皱眉道。

朱八怔怔盯着李寻欢道:“小李探花擅长字画,照理说不应该不知道那幅字帖的价值。”

李寻欢挣脱朱八的双手淡淡道:“人生一世,倏忽而已,身外之物何来价值?”曾经他以为父亲、母亲、大哥会一直和自己在一起,可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朱八蹬蹬连退几步,望着李寻欢一脸淡漠的神情,知道父母兄长的离去让他看脱了红尘,幸好这世上还有个林诗音,否则朱八毫不怀疑以李寻欢如今的超脱会跳出红尘外。

李寻欢刚踏出大门,街道尽头忽有马蹄声响起,直奔李园而来。

朱八远远望了一眼马上来人的衣着服饰,目中闪过一丝奇怪的笑意:“小李探花贵为兵部侍郎,这个孝只怕是守不成了。”

李寻欢疑惑道:“为何?”

朱八悠悠道:“你难道不知道本朝制度,守孝不适用于武将,否则守卫边关的将军回家守孝,这江山谁来守?你虽是文臣,领的可是兵部侍郎之职......再说,即使你是文臣,皇上要用你时也会启用夺情制度,令你无需守孝。”

此时李寻欢早已看清来人正是皇帝跟前那位红人,汪直汪公公。

汪直领着四名锦衣卫在李园门口翻身下马:“小李大人,皇上有圣旨到了。”

李寻欢和朱八跪倒接旨。

汪直从怀中取出圣旨,正待宣读,看着李寻欢身上的孝服低低叹了口气,扶起李寻欢将圣旨直接塞他道:“小李大人节哀,国事为重。”

汪直一向和李寻欢关系不错,且李园是第二次来了,和李园守卫管家有几分熟络,自顾带着四名锦衣卫侍卫进内休息去了。

“小李大人,事情紧急,两个时辰后我们出发赶回京城,你准备一下。”汪直边打着哈欠边道。

李寻欢抖手展开圣旨,朱八目光流转道:“这也太随便了,咱就在门口看圣旨?”

李寻欢道:“圣旨又不是给你的,你可以不看。”

“别——”朱八举手道:“这圣旨我若不看,这一年都准睡不好觉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