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小李探花65(1 / 2)

三月十九,晴。

三月十五的殿试已经过去三天了,阅卷也进入了尾声。

这一天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被安排到殿前,等候即将举行的唱名典礼。

皇帝也是早早到了养心殿暖阁,阅读卷官所呈的前十名试卷。

陪伴在皇帝身边的是内阁大学士苏大人、王大人,谨身殿大学士吴大人,还有被李思乐称为“我朝贤佐,商公第一”的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商大人。

皇帝需先定三甲之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然而第一名状元的试卷遭到内阁大学士苏大人、王大人和谨身殿大学士吴大人的反对。

“这卷论策确是罕世奇才,‘理财’、‘整军’种种策略皆切中时弊,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改变当前朝堂格局,涉及朝政、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整卷策论如能当真实施,实有开天辟地之能。”

“但这卷策论涉及多少人的利益,动了多少人的根本?如此勇猛激进的策论好则好矣,实施起来却难逾登天。”

“这些策论惊才绝艳,若没有强大的人脉和实力,必然遭到利益士族的抵制而寸步难行。”谨身殿大学士吴大人道:“此人之才不亚于前朝大学士王安石,可惜生不逢时。”

吏部尚书商大人叹道:“想不到我朝尚有如此人物,只可惜老夫年事已高,如果此人能在二十前出现,老夫赌上一条性命陪他改革变法又如何!”

皇帝安慰道:“老大人无需遗憾,难道此时便动不得了吗?”

“万岁啊!这是要动多少人的利益啊,这是要翻天啊,那些人岂能干休?”吏部尚书商大人眼中有泪纵横:“只恨他晚来了二十年。”

“历来取考生文章功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谨身殿大学士吴大人道:“另几卷策论虽无新意,但贵在四平八稳,绝不至惹事,也不会激起朝野动荡。”

“但我朝若是不图进取,只图守成,将来终有守不住的一天。”皇帝道。

“将来终究是要改变的,但现在确实无法改变。”吏部尚书商大人叹道:“若是他早来二十年,那是老臣尚有些精力,彼时李老大人也在,至少可以试一试。”

“那这卷子状元是取不了了?”皇帝道。

“决计不行。”连吏部尚书商大人都在摇头,沉吟道:“也许再过二十年,等他在朝中站稳脚跟,有了人脉,那时万岁若还是支持他,也许能一试。”

皇帝恋恋不舍的将那份卷子放到一边,脸上一片黯然。

“皇上莫非知道这是谁的卷子?”看着皇帝脸上的表情几名大人同时有了疑惑,这个问题有些荒唐,此时弥封未拆,怎么可能知道是哪位考生?

谁知皇帝点了点头道:“朕确实知道这是谁的卷子,朕曾调阅过他的乡试卷子,认得他的笔迹。这段日子他揭破鬼面之案,已证明了自身才学。”

几位大人同时疑惑道:“皇上说的是李老尚书那位小公子李寻欢?”他们当然知道揭破鬼面之案的正是李老尚书的小公子李寻欢。

“不错。”皇帝确定道。

几位大人沉默了许久许久,终于还是吏部尚书商大人先开口:“李家鸿运昌盛,十年前那位李家大公子才学横绝一时,想不到这位小公子更胜大李公子。”

皇帝无奈道:“如此文章不能取为状元,朕实心中有愧。”

“生不逢时,徒呼奈何。”

“李家这代已有两名探花,不如这份卷子也取第三名探花,李家父子三探花也是一时美谈。”

皇帝叹了口气道:“只是这样未必太委屈他了。”

谨身殿大学士吴大人道:“若是旁人自是委屈了,可现在这位小李公子连锦衣卫和东厂都需听他调遣,自由出入皇宫,十个状元加起来也比不上他了。”

皇帝一笑道:“这倒也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