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宝藏刘老师43(2 / 2)

刘老师哈哈一笑,请他们院中小几上坐下,递给俩人米酒和烤串。

肉一入口,苏颂眼睛一亮,赞道:“兄台烤肉别有风味。”

“这是我们家乡做法,怕久离思乡,就带了一些调料上京来。”

刘老师没放太多辣椒,主要是得之不易,稍微放一点点提味罢了,倒是正和宋人口味。

这个苏颂应该也是个吃货,细细品味之后赞不绝口。调料在宋朝也是名贵之物,更何况没有见过的调料,他不由好奇地询问从哪里来的。

刘老师只好说是从海外运来,极远极西之地。

苏颂暗暗打量,小院不大,完全是平民住宅,几人穿的也是普通细葛布衣服。

虽然葛布从士大夫到平民都穿,可是他们穿的颜色普通,样式普通,做工普通,明显就是成衣铺的作品。

看来钱都花在吃上面了,苏颂大生知遇之感。

曾巩却专心和王正言探讨三国,细细问来曹操时政善恶,刘备蜀汉失败原因,吴蜀交恶对局势影响……

李铭喆到屋里做了一壶水,端出来给大家沏茶,一边歉意地说:“家里没有茶饼,我们吃的都是这散茶,开水冲了便喝,不周之处见谅。”

俩人赶紧客气几句,看着李铭喆热水冲进斗笠茶碗,茶香和茉莉花香在院子中飘荡起来。

“好香啊,”曾巩赞道,“这种冲茶法简单又好喝。”

王正言从语文考试中挣脱出来,赶紧趁机岔开话题,聊聊宋朝茶艺。

苏颂又敏锐地发现了几个人用的铁皮炉子,绕着转了两圈后说:“这和我们平时煮茶的炉子类似,放大之后平时使用倒是方便。

可是我观之用的是煤而不是炭,这就节省多了,怎么这煤还中空有眼?”

终于问到刘老师的专业了,李铭喆看刘老师平时常聊语文和历史,这会儿终于可以上物理课也是很开心,和苏颂讲了半天燃烧充分的条件,煤为什么会燃烧,空气的介入,黄土减少煤燃烧的速度,更好的节约能源和延长使用时间。

苏颂听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认真请教起来。

李铭喆忽然一拍大腿,下了王正言一跳,问:“怎么了?”

“苏颂啊,我怎么刚想起来,他是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写了本草图经,画了星象图的数学家苏颂啊。”李铭喆激动地小声说。

“原来是你们祖师爷之一。”王正言笑道,“那他现在在干什么?”

“他应该是今年中的进士,最近考完了吗?”

李铭喆转向曾巩问道:“子固也是来参加科举的吧,不知蟾宫夺桂否?”

曾巩谦虚地笑道:“刚刚参加完会试,这两日就会发榜,不过晚生才疏学浅,怕未能选入。”

“怎么会,子固兄少年就做了《六论》,文名天下。”李铭喆紧忙说。

是的,曾巩年少成名,二十岁就成了欧阳修的徒弟,应该中个进士不在话下,的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