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宝藏刘老师43(1 / 2)

铁皮炉子和烟筒做好了之后,几个人又拥有了围炉煮茶的乐趣。为了保险起见,而且虽然夜里还冷但毕竟已经开春了,李铭喆把炉子安装在厨房,随时可以烤个饼,烧壶开水,甚至还能炒个菜。

是的,宝藏刘老师还找铁匠打了一个铁锅,虽然炒菜已经在汴京大酒楼里出现了,但昂贵且神秘,不是平民百姓吃得到的。

现在可以在家里炒菜,李铭喆带来的各种调料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当两个大学生看到刘老师用炉子上的铁盖控制火的大小,炒出一盘宫保鸡丁的时候,嘴角流下来激动的泪水。

肥瘦相间的红烧肉,肥瘦炖的快化了,一点儿都不油腻。青菜只用一点油盐,大火翻炒,还留着清脆的口感和菜本身的一点点甜味。

爆炒猪肝,鸡蛋韭菜,配上特意让米铺又舂了一遍,雪白的大米饭,几个人酣畅淋漓地吃了一顿最合口饭菜。

北宋的饮食其实多种多样,几个人天天外面买着吃也不缺嘴,但是最好吃的还是自己熟悉的食物。

尤其是辣椒,可惜无法与外人道哉,只能偷偷自己享受这个美味了。

李铭喆细细检查自己的调料包,发现种子全都不见了,只有辣椒片,也不知道时空海关怎么操作的,好在没有罚款没收。

但刘老师给他们的惊喜并没有结束,当这天俩人说书结束回到家的时候,一进院门,竟然发现院子里立着一个烧烤架。

刘老师刚生好炭,把用铁条穿好的肥瘦相间的羊肉放在烤架上烤。

王正言欢呼一声:“我太想吃这口了!”

李铭喆无情地揭露,“你昨天晚上刚在夜市吃了烤猪皮肉,烤腰子,烤羊腿。”

王正言回嘴:“我怀念的是烧烤吗?我怀念的是炭火炊烟,焦香阵阵的情怀,是闪闪的街灯她比灯光还闪亮的眼睛,是浅饮一口啤酒后她双颊的红晕……”

“醒醒,你没有女朋友。”李铭喆无情揭露。

刘老师递过来井水冰着的酒酿,笑呵呵地听着俩人斗嘴。

几个人刚开始吃,就听见门被扣响:“王先生在家吗?”

不用问,肯定是书迷来催更了。

随着三国演义评书的进展,听书的从小商人小地主城市小中产居多,开始向士人,官员甚至宗室之间蔓延。

酒楼二层的包间就没空过,一直坐的满满的。

也有人打听到王正言就住在这里,不时有人过来和他讨论三国人物,故事发展。

王正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好推说是家里长辈所著,自己只是照葫芦画瓢,说出来而已。

李铭喆起来开门,外面有两个读书人装扮的青年人,其中之一行礼道:“晚生曾巩,字子固,太学生,这是我的好友苏颂字子容,想和王先生见见。”

“快请进。”李铭喆请他二人进来,一边打量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这时他还很年轻,不知道中没中进士,想想现在是庆历二年,苏轼才五岁,估计也无缘得见了,来早了啊。

曾巩规规矩矩与众人见礼,而另外那个年轻人苏颂却更少年心性,被香喷喷的烤羊肉吸引了,不时往院子里的烤架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