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威震怒(2 / 2)

他是旧党,还死谏过乌台诗案,不先搞他搞谁?

这也在王仲端的算计之内。

但他漏算了一点,天威震怒,一旦收不住,很可能殃及池鱼,那范围就大了。

冯宗道是明白这点的,他定了定神,打算冒死劝一劝。

“官家息怒,这不过是民间盲流无端附会猜测之辞,不值得动怒。具体应当不过就是大理寺内有些人打着王内翰的名义徇私罢了。着人细细查问便是,切莫伤了官家龙体。”

“猜测?”赵顼哼了一声,又大声嚷道,“朕看这文写的实在!他王安礼就从来没有过为苏子瞻扳回一局的想法?他王安礼难道就不想全盘废除新法,为旧法招魂?”

“可这只是莫须有···”

“莫须有?”赵顼听到这,烦躁的脚步停了下来。

“圣明之君是不会因为莫须有而处罚大臣的,正如国家律法需靠真凭实据来确定刑法。”

“若是官家光凭这一纸小报,就偏听偏信谣言,迁怒甚至责罚朝堂重臣,人们只会说大理寺的错误是上行下效,整个大宋至上而下都是靠揣度而不是实据来处理事情。”

说完,冯宗道便趴在地上,等待着圣裁,一动也不动。

难捱的半刻钟过去了,他终于听到了响声。

原来是赵顼回到了御座坐下,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赵顼这是气消了。

很快,御座上,传来赵顼的问话。

“那以冯卿看,此事该如何处理?”

“臣请另遣他人重新细细审问之,之前参与审案和弹劾的大理寺、谏院相关人等均需回避。”冯宗道赶紧回答道。

“此案关乎国家法治,不能肆意扩大,亦不能枉纵。”

冯宗道的回答,赵顼很满意。

刚才的“莫须有”固然不对,但大理寺的这帮人是绝对不能放过。

在他看来,官员政见不同,斗一斗是可以的。

台谏官查无实据,风闻谏一谏也是可以的。

但大理寺乃国家最高法律机关之一,明正典刑为第一要务,怎能沦落为党争的工具和打手呢?

这样下去,哪还有一点公信力可言?

新法推行的本就艰难,朝廷的公信力本就糟蹋的所剩无几,现在居然连社会最后的底线——法律都失守了,那还玩个屁啊?

更何况,这是宰相的儿子,都能被司法机关这么整,诬告起来如此随意简单,还差点得逞。

那普罗大众呢?平头百姓呢?岂不是人人自危?

“冯卿,令中书省拟旨,王珫、王仲敷、王仲端与王氏通奸一案重劾,命内侍冯宗道监劾,差遣监察御史、中书省刑房中忠正之人审劾,大理寺、谏院回避。无论案涉何人,均可就地除官!”

“臣领旨。”

冯宗道退出福宁殿的时候,后背都湿透了。

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调拨人马,最后挑选了监察御史朱服和和刑房公事路昌衡,决定在同文馆择日重开鞫讯,再审此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