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2)

加之苏嫣的脸蛋还娇俏,张月如心胸狭隘善于嫉妒,看苏嫣不顺眼完全正常。

“你说谁羡慕你!”张月如拍拍自己身上的绿军装,哪怕她额头上被热出薄汗,嘴硬地说:“我又红又专,根本不需要嫉妒你。”

苏嫣口吻轻松地说:“你一来就要给我扣思想帽子,还说我说话不懂规矩,这样跟你说话没什么‘好处’。你说咱们都是平等的老百姓,我犯不着懂你的规矩吧?”

佟大姨也听到这句话,帮腔道:“就是,还不是大姑姐就这样,要真成大姑姐不得把人欺负死。”

佟大姨到底是过来人,说的话一语中的。

张月如还想说什么,被张怀井拉到身后。

张怀井看了眼围观群众里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他当即跟苏嫣道歉:“今天我姐过来唐突了你,回头我让我爸妈上你家去郑重其事的提亲,我绝对不会委屈了你。”

苏嫣眯着眼,看着“苏嫣”这位“前任丈夫”更是想骂他人渣。

张怀井当众说这话,就是希望大家把吵架的事情归为“情感纠纷”而不是他单方面纠缠。

即便北沙镇天高皇帝远,他这样说,到底也是想把责任推卸到苏嫣身上一些。

张怀井性格懦弱没担当,当了石油工人远走高飞跟姘头过起日子。要不是“苏嫣”赶过去找他,他的那帮同事们都还以为姘头才是他的正经妻子。

苏嫣一看到张怀井就犯恶心,只是没等苏嫣说话,张月如先反对上了。

“提亲?”张月如指着苏嫣的鼻子说:“这种女人想进我家门都没有!我是绝对不同意你娶这样的弟媳妇过门!”

“谁稀罕?我早早就说了,我根本不会嫁给张怀井。你们是听不懂人话么?”

苏嫣声音甜润却掷地有声地说:“不过听不懂人话也情有可原。有的人习惯狗眼看人低,早就忘记自己也是泥巴地里刨食的主儿。就知道拿着一双狗眼打量着人,也不知道看看自己身上的绿毛纯不纯!”

人群当中,苏嫣背后,有个高大的身影一晃而过,低声跟同事说:“小妮子够泼辣。”

后面又说些什么,然后跟同事走了。

苏嫣不在乎身后看热闹的都是谁,挑着好看的眉,看着张月如被她的话气的浑身直哆嗦。

张月如被苏嫣骂的捂着胸口,她吼了一嗓子说:“你说谁是狗?转着弯骂谁是杂种?!”

苏嫣笑了笑说:“我又没点你的名字,上赶子认领我犯不着挡着。”

张月如推搡着张怀井要上前动手,被佟大姨一把推坐在地上。张月如被她彪悍的动作震慑住,坐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苏嫣望着张怀井说:“还有你,张怀井。你别想来我家提亲,我说了我不同意!”

张怀井听到围观的人里面有人喊道:“人家姑娘不同意,你还想着上门提亲?咱们镇的脸要被你丢光了!”

佟大姨站在张月如面前,往地上啐了一口说:“工人了不起?工人就能抢娶不成?赶明儿我们苏嫣一样找工人!”

苏嫣既然骂了,那就得骂的爽快,连着“苏嫣”的“前任丈夫”一起骂:

“张怀井,你少装一副情深意切的样子,谁不知道你肚子里装的全是算计。你跟之前一个女的偷偷摸摸不干点好事,屁股刚擦干净就要来埋汰我?你就做梦去吧!”

围观群众一下惊了,原来这男的还有“前科”啊,怪不得人家姑娘不跟他好呢。

有的还说:“工人怎么了?工人就能到处耍流氓?”

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佟大姨都要给苏嫣鼓掌叫好了。

她已经看出张月如的刁钻性子,也看出张怀井跟苏嫣并没有关系。

佟大姨往苏嫣旁边站了一步,心想着要是真打起来,他们张家村的人也不能认输,自己村子里的人胳膊肘也得往里拐。

跟她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另外几个摊位上张家村的人围了过来,斜着眼睛望着张怀井和张月如。

其中有位四十多岁瘸腿的老大哥,他扯着脖子嚷嚷道:“怎么回事?你们也是张家村出去的人,现在瞧着村子里的姑娘俊,也不带这样在大集上调戏的吧?我们村子穷归穷,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让人欺负!”

佟大姨也说:“我看这一男一女思想有问题!我要去跟集市管理处的人说说,赶紧让他们来人,把这俩人抓起来思想改造。”

张怀井连忙跟苏嫣说:“咱们、咱们怎么就没有关系了啊,你明明就答应要跟我在一起的啊。只要我家里人跟你家提亲,你就答应我的啊。”

“你敢提亲我就敢报警。”苏嫣一点不含糊地说:“我的家人,还有我的同村人都能证明我跟你没关系,我看你赶紧去医院看看脑子,看你是不是有妄想症!”

佟大姨整日跟苏嫣在一起卖菜,第一个站出来证明:“我也可以当证人,说没关系就是没关系!”

后面又有几个同村人喊道:“我们也可以当证人!这小子不是好人!”

张怀井这是真吃了哑巴亏。

当初他只想着占占“苏嫣”的便宜,怕甩不掉“苏嫣”,主动要求“苏嫣”要隐瞒着人。

暗地交往半个月,手都没摸过,对外俩人更没什么接触。

苏嫣睁眼说瞎话,不承认他们在一起谈对象,张怀井连点证据都拿不出来。

这次可算是自作孽了!

佟大姨带着两三个同村的人推搡着张怀井,张怀井无可奈何,只有跟张月如先行离开。

周围里三圈外三圈的人渐渐散开,就是不知道他们会怎么传播这次闹剧。

同村人碍于成分问题,跟苏嫣家走的远。

今天他们看苏嫣的眼神都变了,原来是这么刚烈硬气的一位姑娘,干活吃苦不含糊,长得又俊,又是快刀斩乱麻的性子。面对工人阶级的提亲,还保持本心无动于衷,的的确确是个好姑娘。

佟大姨站在人群前面帮着喊:“散了吧,散了吧,都是没影的事。”

不大会儿功夫,苏嫣摊位前剩下三四个买韭菜的老百姓。

手头上宽裕的老百姓会挑三两或者半斤的韭菜买,要是其他蔬菜他们还真买不起。

北沙镇老百姓吃的最多的就是韭菜、土豆、地瓜。另外还有两种镇上的经济作物,一个就是高粱米,老百姓做为口粮吃不说,还有两个村子专门做红高粱酒,据说效益不错。

另外一个就是香瓜,越干旱的土地,香瓜越甜。特别是埋在沙土里的香瓜,黄白相间的肚皮上还带着纹路,这样的香瓜大老远闻起来就有香味。

小孩子们不敢吃大香瓜,大香瓜都要拉到城里卖。他们专门捡肚脐大的小香瓜。特别是歪瓜,放在手里闻一闻肚脐,若是香的,这个香瓜必然是蜜甜的。

今年村集体要学着隔壁村子做高粱酒,不让种香瓜,全都改种红高粱。农作物种的也很单一,绿叶的以韭菜为主,再就是一丁点的菠菜。然后就没了。连大萝卜都没种。

剩下的就是另一种口粮,地瓜。

家家户户门前有点地,横七竖八不好规划,村集体就给他们个人使用。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种上地瓜。只要不拿去买卖,自己家种,自己家吃。

苏嫣家的地瓜已经收成了,就堆在下屋里。

今天闹了一场,她不恋战,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吆喝着卖韭菜。很快她的韭菜卖完不说,还帮着佟大姨卖出去不少。

这年头缺斤少两的商贩虽然少,但也有。

把集体的斤两克扣点,剩下的不就是自己的了?

苏嫣和佟大姨俩人都没这样干,苏嫣把自己偷摸带的卖完也就算了。

苏嫣和佟大姨俩人卖完菜,苏嫣谢过刚才帮她撑腰的老乡们,然后跟着佟大姨往家里去。

今天是个好日子,并没有风沙。

一路无风的回去,先到村委会登记今天的收益,然后往家走。

佟大姨走在路口站住脚,望着苏嫣家的方向说:“你娘在家做好饭等你呢,快回去吧。”

苏嫣也望过去,她家房顶上炊烟袅袅,有几只鸟雀在上空徘徊。

苏嫣很喜欢回到家的宁静感,都说家是港湾果真没错。

小碗听到动静跑出来,叽叽喳喳地跟苏嫣说:“姐,我哥要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