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赶集(1 / 2)

八月十四日晨光熹微,刘宗云便把之前空闲时编制的各式竹背篓、竹筛子、簸箕、竹篮都搬出来了。

说今天要去镇上赶场(赶集会),每逢节日,是买卖最好的时候。他将这些劳动成果一一分门别类,各自重叠摞起,用葛藤将它们串联绑扎好,将余下的藤尾捏在一起打一个结,挂在扁担的一端。

秋月一边默默地帮忙,一边不时抬头用祈求的目光看着刘宗云,那意思是说:外爷,我也想去,带上我吧!

“嘿嘿,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是去卖东西的,可没工夫照看你呀!”刘青云嘴里这样说着,眼睛却斜睨着正在院坝边洗衣服的水玉兰,分明在说:呐!做主的人在那边,她同意你去了,我也不反对。

“外婆,我想同外爷去镇上赶场。”秋月心领神会后,丢下了手中的竹篓,飞奔到水玉兰的身边,蹲了下来,挽着她的胳膊轻轻摇晃着。

“今天场上的人一定很多,你去了,万一走丢了,你怎么办?”水玉兰语气平和的说。

“我会好好听外爷的话,保证不乱跑,会紧跟外爷的脚步,寸步不离。”

“老刘,她去,要费心思的人是你,你自己拿主意吧!”

柔和的阳光撒在崎岖的山路上,刘宗云肩上挑着两摞竹制生活用品,张着嘴巴喘气,细细的汗珠从满脸褶皱中拥挤出来。许是身上负了重量的缘故,单薄的身子在缓慢的脚步中微微摇晃着,与之一同摇晃的还有挑着的货物。

秋月背着一个喇叭形状的大背篓,大背篓里面又装着几个小一些的背篓。她低着头一面轻轻的笑着,一面每走一步都踩在刘宗云晃动的影子里,“外爷,我踩着你了,你看。”

有时候因为跟的太紧,秋月的头就会撞在晃动的扁担绳上,亦或是背篓的边沿碰在刘宗云的后背上。

“正正经经的走路,不要这么闹,若是摔上一跤,这坡坡坎坎的,要是运气再差了点滚落下去,我们祖孙俩就成一团人肉饼了,且这些个物件也要毁坏,就真真应了‘人财两空’四个字了。”

听见‘人财两空’这个词语,秋月变乖了,她在心中回想起了一些以前的画面:自己这个外爷平素言语不多,待人接物总是一脸柔和,即便偶有令他怒不可遏的事情发生了,他也从不用粗鄙字眼骂人。

落雨飘雪时,他除了在屋檐下挥动篾刀(一种用来劈竹片的后背刀)以外,还会一只脚蹬在堂屋大门的门槛上,以膝为桌,弓着背,静静地翻看着那些页面已经发黄、页脚卷起的手抄书。

每逢于此,水玉兰总是一面做着手里的事,一面假装不悦的说:“又在翻看那些破书,看了也是无用的,不如把时间用在操心生计的事儿上。”

刘宗云则笑嘻嘻反驳道:“用处是有的,你看上我的缘由,不就是因我识了几个字嘛!”水玉兰常常会脸色泛起淡淡的红,不再说话了。

今日,秋月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疑惑:外爷平日里说起话来总是“文绉绉”的,有时候她甚至根本无法理解话里所表达的意思,这是不是他翻看书的原因?

秋月好奇的问:“外爷,你上过学读过书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