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万里长城(1 / 1)

在我们今天看来,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作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前面篇章中已经有多次提过“长城”这个词语,但我仍然决定将它相关的故事作为一个单独的篇章列在这里,是因为它与中原文明和边缘文明之间的战争直接相关,十分符合本书的主题。

在正式介绍万里长城之前,先普及一个冷知识。大家都知道,古人建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外敌入侵。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长城并不仅仅坐落在抵御边缘民族第一线的中国北部山区,在中国内陆腹地,比如河北山西交界之处,中山国为了防御西南晋、赵等国的侵扰,也修筑了长城。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开始修筑长城的时候,面向的敌人可能是北部草原的少数民族,也有可能是邻近的中原敌国。所以,中国的长城实际上又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北长城就是大家俗称的万里长城。南长城是分散分布在中国内陆,并没有连成一体的长城。南长城在后世的大一统政权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经过时间的流逝,大多已经慢慢磨灭,目前仅有中山国遗址、成都洛带等极少数几个地方尚有保留。

下面,我们详细讲述一下修筑长城,尤其是修筑北长城的背景故事。

在战国时期,中原诸侯相互征战,谋求一统,陕北、晋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原民族多次南下牧马中原,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境。秦国之北有义渠、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这些草原民族善骑射,长野战,经常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其行踪,有很强的个人战斗力。而秦、赵、燕等中原国家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30——50里,难以阻击草原民族。

面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先后进行兵制改革以图强。

秦、赵、燕三国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修筑长城,加上一定数量的驻军,就能够限制边缘民族游牧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防止闪电式袭击。因为长城可以限制住边缘民族大部分的入侵路线,只留下有限的“豁口”供他们进入中原。只要在这些“豁口”重点防守,在制高点建设烽火台以侦察敌情和传递消息,在要道路口建筑驻军城池,便能有效遏制边缘民族的侵入。即使入侵者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他们的后勤也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根本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原王朝的根基。

因此,秦国于秦昭襄王(前307年~前251年)期间,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北部边境修筑长城,赵国于赵武灵王(前326年——前295年)期间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燕国于燕昭王(前311年——前279年在位)期间,“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康保县与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里的“胡”主要是前文曾经提过的东胡。

从兵法的角度来看,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是针对北方草原民族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兴师征之,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

秦统一天下后,将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南征百越,另外一部由扶苏和蒙恬率领重修长城,连接原三国各自的长城而成一体,形成一条气势雄伟、隔断南北的巨龙。汉武帝在驱逐匈奴到漠北以后,也下令修筑新的长城,“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今天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有人说,万里长城的修筑,说明中原文明骨子里面有防守防御,以至于保守被动的特性。但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须知道,长城既是积极防御的城寨,又暗含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兵家谋略。

只是,今日思来,我们既要敬服当年付出巨大牺牲,修筑万里长城的先贤先民,更要心痛那些融入长城每一块砖石中的古人灵魂和血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