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之祸(1 / 2)

晋献公采取士为的建议,从内部分划,解决了桓庄一些公子对自己的威胁。

对外发动战争,兼并周边戎族和小国的地盘,据《韩非子》记载,晋献公在位期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成为北方大国。

这种兼并战争,实际上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从他的婚姻上,就可以看出。

他纳了西方戎族的女子大戎狐姬、小戎子作小妾。征服了骊戎国,该国以骊姬和她妹妹献给晋献公。

这些女子和晋献公又有了民族融合的产物:生了一堆孩子。大戎狐姬生了公子重耳;小戎子生公子夷吾;骊姬为晋献公生了公子奚齐,而她妹妹则生公子卓子。

晋献公一生共有十个儿子,光戎族女子为他生了四个,且这四个都当上了国君。

下面就要说说骊姬的上位史。骊姬是晋献公对外战争中,征服国为了讨好他,连同财物一起进献了过来的,可见骊姬地位之低贱。

但是经不起国君喜欢呀!骊姬被进献过来后,也许是被一股异域风情所迷惑,尝到了不一样女人的味道。晋献公对姬非常宠爱。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骊姬仗着国君的宠爱,时常吹枕边风,时不时地骄滴滴地说出“母仪”能“天下”,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但也不可多年无夫人了的话来。

在当时晋献公的夫人已逝,夫人之位空缺多年,立谁不是立?晋献公就有了立骊姬为夫人的想法。

但骊姬的地位低贱,为了掩人耳目以正当理由让她上位,晋献公找来占卜师进行占卜。那时的人又不懂多少科学知识,他们也有自己的信仰,信天,这在西方人称为上帝。占卜师就是勾通上天与地下的人员,他能占卜出来上天的意旨。

当时的占卜分为两种,有卜和筮。卜是依据甲骨的裂痕而得出,筮是依据《周易》算出来的。如果卜和筮内容不一样时,就以卜为准。

晋献公让卜师占卜,出来的结果,卜和筮的内容不一样,筮吉卜不吉。

还是那句话,任何事情架不住国君喜欢。晋献公不忍心看到美人骊姬失望的样子,美人不理他他会很狐单的,夜不能寐寝食难安啊!

“反正有一个吉的,就依照筮词!”得,晋献公一句话,改变了以卜为主的先例。

骊姬被立为了夫人。人不仅恃而骄而且有贪欲。被立为夫人的骊姬并不满足,她还想让她的儿子奚齐成为大子(国君继承者)。

她知道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行,就看中了国君的两位外嬖。就是这么二位,一个叫做梁五,一个叫做东关五,均为晋国的大夫,被人称作“二五”。

这时候晋献公的枕边风迅猛了,火力加大了,不仅有软软的骊风,还有浑厚的“二五”之风。

晋献公长期处于猛烈风的狂吹之下,能不沦陷吗,是男人都会耳软的吧!

当时的大子是申生,申生是晋献公和他的小妈(晋献公父亲的小妾)生的儿子,另外这位女人还生了一个女儿,后来这个女儿嫁给了秦穆公。

申生温文尔雅,为人谦和,深得民众的喜欢,用现在的话说,申生有很多粉丝和粉迷,宫中还有一些重要官员里克,孤突的支持。骊姬深知以己之力无法撼动申生大子地位,就和二五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

男人是理解男人的,知道男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追求什么。这两位男宠就号准了晋献公的脉,然后对症下药。

某一天,“二五”中其中一个对晋献公说:“曲沃,是祖宗兴起的地方;蒲与屈,是边疆重镇。这三个地方一定要派可靠的人坐镇。曲沃无主则不能对百姓立威,疆场无主则戎族易生叛逆之心。戎族有心叛逆,百姓不怀畏惧,是国家的大患。”

一个立马接下来献计献策,“如果派世子申生入主曲沃,重耳、夷吾分别入主蒲与屈,则可以立威于民,警惧于戎,而且彰显主公您多年来攻伐之功。”

得,二五配合默契,一通话,不仅赶走了申生,另外顺带两位劲乱重耳和夷吾也一并被赶走。骊姬的最强大脑再旋转就是脑袋想炸了,也绝不会想到这招上来。

“边疆广阔,如果归于晋国,则可以在那里建设城市,加强控制。晋国因此而开拓疆土,难道不是好事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