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故事而封的国家(2 / 2)

桐叶封弟是好事,但接下来这个故事却适得其反了。这件事是属于好心办坏事之列。

前面讲了齐桓公因为收留陈国的公子完,并让他担任齐国的工正,随着时间的发酵,二百多年后他的后代田氏(由陈氏改名而来)代替了姜姓齐。

晋国有位国君也是一样的,他分封了自己的叔叔,后来叔叔的后代则强大取而代之成为了晋国国君。

这得从晋国的国君晋穆侯谈起。晋穆侯的夫人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仇,小儿子叫成师。

晋穆侯死后,大儿子仇即位为国君,也就是晋文侯。晋文侯死后,他的儿子晋昭侯即位。

晋昭侯,他居住在翼城(又名绛都),翼城的一支公室为嫡族;晋昭侯将晋国的第一大城曲沃封叔叔成师,称为曲沃伯,又号桓叔,生活在曲沃这一支为庶族。

晋昭侯这一分封,实际上将晋国一分为二,一部分仍由晋昭侯统治,另一部分则由曲沃伯统治。

从此,晋国进入“翼-曲沃”双城记的时代。

居住在曲沃的成师死后,晋昭侯叔叔的儿子曲沃庄伯讨伐翼城,企图获得晋国的统治权,从此拉开了“曲沃代晋”的序幕。

曲沃代晋的战争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公元前678年,也就是齐桓公主持第一次幽地会盟的时候,曲沃政权终于攻克翼城,取得晋国的控制权,并获得周天子的承认,被授予建立一军的权力。当时曲沃的领导人是成师的孙子曲沃武公,随着地位的改变,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晋武公。

晋昭侯的一次分封叔叔,却导致了叔叔这一支取代了自己这一支为国君,到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统治时,对翼城和曲沃的诸公子更是大开杀戒,诸公子死的死,逃的逃。

有时,历史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但谁能有后眼呢,尤其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