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路上遇到的麻烦(1 / 1)

齐桓公出师戎狄告捷,但在回师途中遇到了大麻烦。

齐桓公出师北方的戎狄,去的时候还算顺利,怎么这样说呢?军队是走着走着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戎狄人面前的,走了多少路翻了几座山他们是不知道的,反正看见哪儿有狄人就去砍杀。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在砍杀完回师的途中,却迷了路,军队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原处,这等于是围着山转悠了一圈。士兵的眼光看向了齐桓公,齐桓公扭头看向了管仲。管仲父,敢问路在何方?

“失误失误,忘了带向导了?”“敢问这荒野之地,哪里能找到向导?”有人低语道。

大家获胜的兴奋劲一咕噜来了个透心凉,这要是死在这,岂不成孤坟野鬼了!我父母咋办?我的妻子咋办?

颓丧的情绪一下子笼罩着全军上下。只见管仲父开口说道:“快!快!军队中找两匹齐国的老马来,让它随意走,我们就跟在它们后面。”

士兵慌忙筛选出两匹齐国老马,又赶忙解下马鞍解开马缰绳。只见一身轻松的老马在前面奔跑,后面的齐军在其后紧跟,不知不觉,齐军走出了山谷,摆脱了困境。

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了成语“老马识途”。

在这个老马识途的故事后,还有另一个故事。

齐军行到山中,没有找到水源。大夫隰(音同隙)朋说:“蚂蚁冬天住在阳光充足的南面,夏天住在阴凉的北面,如果蚁穴有寸高的话,那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按照他的这个指示,齐国找到蚁穴就开始挖,果然挖到了水源。

管仲和隰朋两位都是善于观察的人,通过他们的观察获得的知识救了远道出师的齐军,功不可没!

齐桓公出师戎狄胜利的消息传到燕国,燕国国君燕庄公非常高兴,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燕庄公一直护送齐桓公回国,两人一路走一路谈,不知又不觉地护送到了齐国境内。按照当时的礼制,一国国君送别国国君,是不可出本国国界线的。而这下,燕君高兴呀兴奋呀,一下子护送越过了本国国界且走进了齐国境内,这该如何是好?燕君很尴尬又很悔恨!

齐桓公干脆好事做到底,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燕国国君护送到达的齐地直接划拨出去并入燕国版图,这下子燕君燕庄公是又感激又涕零。要知道,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不就是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吗?现在齐桓公不按套路出牌,白白帮助攻打难啃的骨头戎狄的进攻不说,又白白地送出一块地给燕国,搞得燕庄公不知如何报答这恩情。正当燕庄公不知如何是好时,齐桓公就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

所谓的修召公之政,就是传承并发扬燕国第一任国君召公全心全意为周王室服务的精神,以后燕国应该及时向周王室纳贡,就像周成王、周康王时那样,天下诸侯听命于周王室。

说起来,燕国这么多年一直有着天高皇帝远的情结,常常以路上有山戎作乱为借口不向周朝交纳份子钱。当然,自从扶持公子颓失败之后,燕国跟周王室的关系就更差了。

现在齐国替燕国扫平了去中原的道路,燕国也再没有理由拖欠提成。

这一切自然都是管仲的安排。

总之齐桓公的“攘夷”行为不仅深深地打动了燕庄公,也深深感动了其他的诸侯。人家齐桓公多仗义,不但帮助燕国攘了夷,还给了燕国一块土地。

“大哥”!各诸侯由衷地叫着。“这就是大哥的风范啊!”各诸侯由衷地赞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