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献计(1 / 2)

管仲认为国家的根本是先治民,让民有秩序。他把民分为士、工、商、农四级,各级要世袭,例如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孙子仍是农民,代代为农,不可更改。管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便于国家的管理。

前面提过“叁其国而伍其鄙。”这里解释一下,国指这个国家都城及其郊区的地方;鄙指鄙野,即这个国家除都城和郊区以外的广大地区。

所谓“叁其国”,就是将都城及其郊区划分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由齐桓公、国、高二卿各管理五个乡。

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及其郊区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

属下有县、乡、卒、邑四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

士、工、商、农安居其所,世代乐其业,不可更改。

齐桓公听管仲说完,像小学生样地问道:这样我就可称霸了?

管仲接着说:不可以,这只是安民之道,还有治国之术呢?

管仲说道:国家要富,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多开荒地。粮食生产出来了,人有吃的,打起仗来还有军粮。工商业走街串巷,卖一回可以吃几天,对种地的人有吸引力,国家要抑制工商,让人安心地从事农业。

管仲在这说着,齐桓公心不在焉地听着。见管仲说得口干喝水间隙,急忙又问:这回可以称霸天下了吧?

齐桓公这个国君当的,对如何治理国家,他不在意,他唯一在意的是:什么时候他能称霸天下,号令诸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