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兴老好人(1 / 2)

春秋早期,还是有那么一些人,说他们是好人的吧,觉得不恰当,姑且把他们看作有德之人吧!德在这里可以看作仁义、仁慈、仁爱之意。

第一位是宋穆公。宋穆公之所以能当上宋国国君,是因为他哥哥看他有德,就在临终前把国君之位让与他。宋穆公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他年老临死前就嘱咐他身边的大夫孔父嘉说,寡人死后你一定铺佐与夷为君,如果那样的话,寡人就算死也暝目了。

与夷是谁?就是宋穆公的侄子,他大哥的亲儿子。宋穆公的君位是大哥给的,他死后就把君位还给了他大哥的后代与夷。

这一切都非常合情合理。但他对人性却估量不足。

与夷当上国君后,却认为这个君位就应该是自己的,自己的叔叔却霸占着;而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认为父亲死了,君位应该有他来继承。

为了避免与夷和公子冯这两位堂兄为了争君位相互残杀,宋穆公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公子冯送到了郑国,让姬寤生帮忙照顾。

当与夷即位后,他就认为公子冯的存在是个威胁,想除之而后快;而公子冯呢,对君位念念不忘,一直想着依靠郑国力量,帮自己夺回君位。

与夷与公子冯的矛盾,也加剧了宋国与郑国的矛盾。于是与夷在位十年,发动了十一次对外战争,消耗了国力,加剧了国内矛盾,后被大夫所杀。

另一位是鲁隐公。鲁隐公为人憨厚,文质彬彬,平易近人,在外交上,与当时的郑国和齐国搞好关系,形成了中原铁三角。但就是这样的人,却被一小人所暗杀。

他的死,还得从他的出身说起。他的父亲即是鲁惠公,鲁惠公的第一任妻子没有生育且早死,于是便又续弦娶了宋国的另一位公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息姑,即后来的鲁隐公。

续弦不是嫡妻,后来鲁惠公又娶了一位宋国公主,却成为正妻。正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轨,即公子轨,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正妻生的儿子才有资格即君位,所以公子轨立为大子。

但是,公子轨年幼,估计还在吃奶,鲁惠公就去世了。鲁国的大夫们商议一下,从国家利益考虑,先立息姑为君,等公子轨长大后,再将君位奉还与他。

古代人取隘号也很有意思,鲁隐公的“隐公”就是他死后的谥号,隐代表的含义是:摄其政而不尸其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一年过去了,公子轨已经十三岁了,鲁隐公甘愿退位居二线去养老吗?

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物,却改变了鲁国政局。

这个人叫公子翚(音同讳),他极想讨好国君当国家第二把手。

这得回忆一下,当初宋、卫、陈、蔡联军攻打郑国时,久攻不下,就向鲁隐公求救,鲁隐公没有答应,但鲁国有个叫公子翚的大夫却跳出来,擅自带领一部分人参与了作战。

事后,公子翚觉得理亏,怕国君治他的罪,他急忙跑到鲁隐公那里讨好地说:“请让我去杀掉公子轨,您就不用考虑退位的事了!”

小人就是这个样子,他做错事了不自责不恳求让国君惩罚他,反而跑来出馊主意去害别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