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春秋人(十一)76(1 / 2)

先谷说完之后,离坐而去。第二天,却传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先谷带一部军渡过黄河攻打楚军了。

主帅未下令,将就一意孤行了。

听到先谷擅自用兵,下军大夫荀首叹了一口气:“完了,这支军队危险了。”

荀首是荀林父的兄弟,年纪也很大。据他从卦象分析,先谷不听统帅指挥,士兵必离散。这样的队伍跟楚军交战,一定会失败。这个先谷是罪魁祸首,就算他侥幸不死回到国内,也一定有大灾祸。显然,荀首说这一段话,主要还是替他老哥荀林父开脱责任。要是先谷真的败了,那是他不听指挥啊。

荀林父微微点头。先谷不把他放在眼里,让他大感没面子。现在的情况更是麻烦了。幸亏自己的弟弟先出来把事情说开,不然,追究起来,自己也要负首责的。

正当荀林父暗叫弟弟聪明时,司马韩厥跑出来对荀林父说了一句话:“先谷要是陷入楚军,您的罪过就大了。您身为元帅,军队不服从指挥,这是谁的罪过呢?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郑国,再损失军队,这个罪就大了。”

荀林父的脸刹那间就白了。韩厥一下说中了他最担忧的事情。他是主将,下面犯错,他是逃不掉干系的。而且韩厥这个人死心眼,胆子又大,当年连赵盾的车夫都敢杀,指望他替自己开脱那是不现实的。

“那怎么办?先谷又不听我的。”荀林父一时之间也没有了主意。

“不如我们进军。如果失败了,这个责任也可以大家一起来分担。这总比您一个人承担要好一些吧。”

属下不听号令,统帅确实罪责难逃。但是,自从晋文公去世,晋国的众将就以桀骜不驯而著称,屡屡发生违令而行的事情,当事人都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先谷擅自行动,又岂是荀林父纵容的结果?

事到如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晋军只好全数渡过了黄河,面对这一场他们并不想面对的大战。

得知晋军全军渡过黄河时,楚庄王的第一个想法竟然也是撤军。

原本听说晋军在黄河对岸集结,楚庄王也意气风发,号令大军挺进,准备饮马黄河,向晋军展示一下楚军的力量。不过,楚庄王并没有与晋国决战的打算。在他看来,这么多年晋楚一直保持着互相挑战、从不决战的默契,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