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异族势力的发展59(1 / 2)

晋国与秦国不一样,秦国重用外来人才,而晋国重用的是本国的异族人员。所谓异族,就是非公族人员。

晋国为什么舍公族而重用异族人员呢?

这和晋国历史有关系。

晋国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和他的弟弟玩耍,把一片树叶剪成圭玉的形状递给弟弟,说道:我把这封给你!辅佐大臣周公旦知道此事后,说道:君无戏言,既然封弟那就分封吧!

由此,弟弟分到了一块土地,这便是晋国的由来。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之时,晋文侯姬仇也在护卫之列,护卫结束之后,趁机占有汾河之地,领土进一步扩大。

晋文侯的名字叫姬仇,他有个弟弟叫成师,古人起名就是那么任性和随意,晋文侯的父亲对外战争失败了,心情郁闷,恰巧儿子出生随就给他取名为姬仇。成师,也就是对外战争胜利了,就取此名了。

晋文侯死后,儿子晋昭公即位,国家这么大,自己统治也费劲,找别人不如找亲戚,于是就封他的叔叔成师到曲沃进行统治。

于是乎,晋国就出现了两派势力:冀州和曲沃两派。

任何时候,都有功高盖主的事件发生。成师到了曲沃这里之后,发展生产,积聚人心,慢慢地,这派势力强大起来,强大了心就膨胀,不甘心居小。

曲沃这一派属于小宗,但经过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小宗变成了大宗,曲沃派取代了冀州派,到了晋献公为君时,又采取大夫士蒍建议,借刀杀人,除掉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富子,又造一新城,让残余公子集中聚居一起,最后围而歼之,难保有少量漏网之鱼逃出去。

骊姬之祸时,又杀了世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等公子逃到国外,公族势力再次被削弱。

重耳在外逃亡时,身边跟随着赵衰、狐偃等一批非公族人员。当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后,于是就重用赵衰等人,虽然有“狡兔死,良狗烹”一说,但春秋时期的人还没有此“高明”智慧。

自晋文公以来,晋国的军政大权一直把持在非公族的异姓贵族手中。以公元前629年的“清原之蒐”为例,当时担任晋国五军正副统帅的分别是先轸、郤溱、先且居、狐偃、栾枝、胥臣臼季、赵衰、箕郑、胥婴、先都。这十个人在晋国被称为“十卿”,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但是其中没有一位“公子”,也没有一位“公孙”。这就说明,晋国的公族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之外了。

公元前628年,当晋文公撒手而去的时候,他留给晋襄公一批能臣,同时也是一批很难缠的主儿。如何驾御这些有功之臣,是晋襄公这位守业之主面临的难题。

于是在公元前621年春天,晋襄公提出要缩编部队的时候,当时赵衰、栾枝、先且居、胥臣臼季四人先后去世了。

赵衰,新上军主帅兼中军副帅;栾枝,下军主帅;先且居,中军主帅;胥臣臼季,下军副帅。

这四个人的死,替晋襄公解决了最难处理的人事问题。

晋襄公缩编部队,也许有经济上的考虑,更多却是政治上的考虑。

他希望通过这次大动作的“春蒐”来调整既得利益集团的结构,对晋国的军政大权进行重新洗牌,达到制约群臣的目的。

三军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中军。在军政合一的体制下,中军元帅既是最高军事长官,又是最高行政长官,乃是参谋总长与国务院总理兼于一身的要职。晋襄公最初的想法,是让士谷担任中军元帅,梁益耳担任中军副帅,同时照顾一下原“十卿”之中硕果仅存的两位老臣箕郑(原新上军副帅)和先都(原新下军副帅),让他们担任上军的正副统帅。

士谷是晋献公年代的老臣士蒍的儿子,子承父业,原本担任大司空;而梁益耳则名不见经传。这两个人在人才济济的晋国,只能算是中等人物,由他们来担任中军主要领导,未必不能胜任,但显然不是最理想的。

他的想法是中军元帅不要太强,后台不要太硬,这样子便于掌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