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助重耳回晋国51(1 / 2)

正当秦穆公问公孙枝重耳在哪时,公孙枝毫不犹豫地说道:在楚国。

“派人去接。”

公元前637年,重耳在一帮人的簇拥下来到了秦都雍城,秦穆公热情接待了重耳,他也不问重耳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一古脑赏给他五位公室女子。古人的见面礼还真奇特?在翟国,翟国攻打一小戎国带回来两女子赏给了重耳,重耳高风亮节,把其中一位给了赵衰;到齐国,齐桓公给了重耳一名女子;到秦国,秦穆公更热情,大手笔一挥给了他五位女子。

这五位女子中,就有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前面已经说过,怀赢曾经嫁给了公子圉,已有过六年的夫妻之情。公子圉是重耳的侄子,现在把他昔日的侄媳妇给了他,他心里多少有点隔应。

在怀嬴侍候重耳更衣洗脚时,重耳道德感大发推了她一把,怀嬴自从被公子圉抛弃后心情也不太好,看重耳这样做,她火气一下子就爆发了,气愤地说:秦和晋是平等之国,您凭什么看不起我?

重耳一惊,想不到这小女子把夫妻间矛盾上升为国家矛盾了。要是她跑到父亲秦穆公面前一哭诉,那他就完了,二十年的海外漂泊受的苦遇的难都白受了。

生在公室家,婚姻就是政治,处理不好婚姻关系,政治便坎坷和渺茫。不能因小小的失误功亏一篑。不行,得改变这种局面。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什么不明白。

于是他把自己关起来,不吃不喝,自囚认罪。他的这做法,不知怀嬴消没消气,反正秦穆公听到后,非常满意,对重耳的为人又高看了几分。

岳父满意了就成。为了给重耳一个台阶下,岳父秦穆公设宴,派人宴请重耳,重耳穿戴整齐,准备和孤偃一起去,孤偃推辞道:赵衰懂诗文且能说会道,请带他和您一起去。

在宴会上,一定敬酒喝酒,敬酒得有敬酒词,古人的敬酒诗答谢词可都是诗歌!但是吟诗可不是什么诗都吟唱的,需有针对性,且能表达自己的心愿。

看一下重耳的敬酒词。重耳端起酒尊敬向秦穆公,赋了一首《河水》之诗,诗歌意思是河水向东流,最终归于大海。诗里面的海,自然是指秦国。重耳要表达的意思显而易见,晋愿归顺秦。

秦穆公听过很高兴,回了一首《六月》之诗。重耳没听出门道,赵衰却听明白了,他在一旁唱道:“重耳拜谢秦伯之赐!”

重耳慌忙拜谢。

回来之后,重耳问赵衰巜六月》之诗的意思,,赵衰告诉重耳,《六月》之诗写的是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出征时的场景,秦穆公以这首诗相赠,是希望重耳也担负起辅佐天子的重任,所以一定要下拜表示感谢。

所谓辅佐天子,自然是建立像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了。

但是秦穆公吟这首诗的意思真的如赵衰所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所以秦穆公你吟什么诗吗?直说不就得了:我帮你回国当国君,您重耳是不是得像辅佐周王室一样对待秦国!

像赵衰所理解的让晋国成为霸主,傻子才会让邻国成为高于自己的霸主呢?别说秦穆公,就是如今的人,希望别人强于自己?对自己虎视眈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