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82节(1 / 2)

  “夫君说什么胡话。”皇后坐了过来,笑道:“要是在宫里觉得闷了,就去神都苑住两天。”

  “神都苑中不是马厩,就是菜畦、果园、农田、鱼塘,现在都不像个禁苑了,除了是个纳凉的好去处外,也没甚意思了。”邵树德摇了摇头,说道。

  “那些还不都是你整的稀奇古怪的玩意?”皇后白了他一眼,道:“司农寺的人进进出出,也没见出几个新东西。”

  “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事,哪有你说得那么不堪?”邵树德摇头失笑。

  “夫君终日操心百姓生计,难怪那么多人感恩戴德。”

  “果真?他们不骂我就算好的了。”邵树德自嘲道。

  “当然是真的。”

  邵树德的情绪有些不错。

  虽然知道皇后在挑好听的话说,把他当老小孩哄来哄去,但就是听着高兴。同时也暗暗感慨,年纪大了以后,心态是真的会变的。

  时光倒退二十年,遇到拍马屁的,他会直接让人别扯犊子,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年老的帝王,又脆弱,又危险。

  深刻剖析完内心后,邵树德端起茶碗啜饮,慢慢调整心态。

  家有贤妻,确实能帮很多忙。

  当年河南那么多藩镇,杀来杀去,没个消停,最终被朱全忠一一收拾。在这个过程中,梁王妃张惠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她既能束缚住朱全忠的雄猜之心、豺虎之性,又得士兵爱戴,作用非常大。

  老婆不行的,如杨行密,那真是一团糟。

  邵树德能像个急色鬼一样趴在张惠身上使劲,但杨行密的老婆朱氏,问都没问一句。

  这就是区别。

  “罢了,今年还有儿女们的婚事,确实不宜远行。”邵树德说道。

  拱宸郡王、捧日郡王八月就要大婚。

  妻族是皇后挑选的,都是大家族嫡女。与七圣州郡王一样,嫁过去后都会带着大批工匠、乐人、农夫之类的门客,举家迁往封地定居。

  这是同化的关键一步。

  给草原带去先进文化的熏陶,以城市为核心,一点一滴地改造整块封地。

  七圣州已经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效。

  明明没有人命令,但各个草原氏族就像被无形的线牵着一样,在封地内唯一的城市附近打转,不想远离。久而久之,风俗已有所变化。

  这种先进经验,当然继续执行下去了。

  “夫君还可以多带带阿狸。”皇后又端来一盘蜜饯果子,说道:“他天天念叨着要见阿翁。”

  “也好。”邵树德的嘴角露出笑容,说道:“就在京中闲着吧,含饴弄孙,也是一桩乐事。唔,下半年再写写书,顺便督促下《同光全书》的编修。”

  《同光全书》的编修工作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进度堪堪过了一半。即便修完,还有新一轮的校对、勘误,还得花时间。

  邵树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得起,既然无事可做,那就时不时过去督促一番,顺便看看新修的书怎么样。

  这种书,注定无法刊行天下,因为没人会买。拆开分卷出售的话,可能有一些爱书之人会买回去收藏、赏阅,但注定不会太多。

  内务府下辖的商务书馆想靠这个赚钱,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因为制作了雕版,印刷量不够而导致巨额亏损。

  这就是国营企业。有些明摆着亏损的生意是真的不想做,但他们没有选择权,只能硬吃下这笔亏损,内部消化。

  撑死了,邵树德再给他们找一些独门生意,补贴一下收益,别让它倒了。

  比如,现在每届科考的答卷文章,全部交给商务书馆刊印出售。

  邵树德亲自打过招呼,礼部若还有不开眼的敢私下里勾连私人书商,那就纯粹不知道西域的风沙有多大,想去感受一下了。

  毫无疑问,这些答卷的销量非常大,即便是不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会买一份回来看看。甚至就连识字的商人、武夫,也有兴趣阅读,因为这往往涉及到很多国家的政策方向,非常有研究价值。

  除此之外,商务书馆最近刚刚完成雕版的《全唐诗》也是一块赚钱的肥肉。

  唐诗流传很广,数量很多,但由于这个年代的传播效率,每个人能接触到的其实很有限。

  这本《全唐诗》博采众家之长,历时多年搜罗,最终收录了七万多首诗——清代《全唐诗》近五万首——刊印出版后,至少大家族有兴趣买一本回去收藏。

  这种程度的搜罗,只有国家机器才有可能,交给商务书馆印刷卖钱,其实就是变相补贴了,因为成本已经由国家承担。

  国家与国企之间,一笔糊涂账,说不清谁赚谁亏。

  而如果嫌《全唐诗》贵的话,还有“精简版”《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三四百首非常有水平的名家诗歌,价钱便宜不少,更适宜儿童的文学启蒙,销量当会非常不错。

  除了诗歌外,商务书馆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雇佣了一批科举失败后,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在京备考下一届的读书人,写一些志怪文、传奇文,销量居然很好,赚了不少钱。

  杭州长史皮光业的《妖怪录》就由商务书馆制版印刷,听说卖得不错。

  正经书籍中,销量最高的不是治国专著,而是《皇夏勇将志》,堪称年度畅销书之一。

  当然,最畅销的书是某本名为《游龙戏凤》的刘备文。纸张粗糙、字大小不一,甚至还有错字,很明显不是正经书坊印刷的,但卖得极好,最高时一本被炒到几十贯钱,离了个大谱。

  《游龙戏凤》的主角就是邵树德。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与人妻们的各种故事,细节都有,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书的作者以及印刷、销售人员已经去西域住兔子洞了,但邵树德还是拿了一本在宫里面自己看,爱不释手,书都翻毛边了。

  听闻最近地下黑市里又出了本《游龙戏凤》续集,蜡纸印刷,黑乎乎的,阅读体验很不好,但销量依旧火爆。

  邵树德知道后也哭笑不得。蜡纸印刷渐渐流传开后,想要查抄禁书可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这种印刷方式太方便了,只要去几个大城市的长夏商行买到蜡纸和油墨,躲在家里就能一个人搞定,整个过程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追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