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77节(2 / 2)

  彼时杨亮率军连破拔汗那十余城,数万人攻至俱战提一带。

  波斯人实在抽不出兵力,只能关闭城门,摆出一副挨打的态势,等待夏军自己退兵。

  但大雪打乱了所有计划。

  杨亮算了算时间,又看了看天气,觉得撤兵东行之后,山路一定被大雪堵得严严实实了,强行穿越,危险极大。

  因此,他干脆分兵四掠,收集一切能抢到的粮草,宰杀所有能抢到的牲畜,又从突厥部落那里征发牛羊,宰杀制成肉脯,再加上随军携带的粮草,觉得坚持到明年开春问题不大。

  做完这些后,他干脆横下一条心,继续向西打,并放纵军纪,以激发士气。

  九月底,大军进至俱战提城下,屡攻不克。

  西边有突厥雇佣兵至,杨亮令李嗣源总督大军攻城,自领精锐数千,大破突厥人,斩首三千余,俘两千。

  援军的惨败,极大动摇了俱战提守军的意志。

  杨亮又亲临城下,指挥围攻。期间,还斩杀了两名攻城不利的禁军将校。

  部落蕃兵、抓来的拔汗那百姓更是死伤惨重,但战斗从未停歇。

  战至十月中,守军已经摇摇欲坠。

  亲临城下鼓舞士气的杨亮不幸中了流矢,负伤坠马。

  抬回营中之后,唤来大小将领、蕃部酋豪,令李嗣源总领大军,继续攻城。

  十月二十一日,大军攻破俱战提。

  杨亮看到城破之后,方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目前,李嗣源正统领近三万禁军、一万多蕃兵及临时抓来的万余拔汗那丁壮,分驻各城。

  消息至此戛然而止。

  “昔年朕只有兵二百,杨亮便是火长……”邵树德坐到龙椅上,心情十分低落。

  波斯学者东行带来的好消息,已经被极大冲淡。

  这个时候,回忆难以抑制地浮上心头。

  攻兰州之时,猛冲猛打,破入城内,杀得吐蕃狼狈而逃。

  平汉中之时,手持陌刀,摧锋破锐,砍得蛮獠人头滚滚。

  关键的河阳争夺战,杨亮在张全义眼皮子底下,阵斩汴将安康八,从容离去。

  洛阳之战,杨亮在城北废墟内与贼众激战,让寇彦卿放弃了洛阳,向南撤退,最终被全歼。

  他还率金刀军打过诺真水阿布思部,大破之。

  他在濡源打过契丹人。

  太子领军平汉中,下蜀中时,杨亮随军,杀壁州刺史诸葛安。

  西征之时,杨亮下郝遮镇,并亲率千余甲士,克庭州。城破之时,他身中三箭,血染衣甲。

  接下来,攻打姑墨、疏勒、拔汗那等地时,他更是勇猛,屡屡亲临一线,激励士气。

  他或许不是第一流的统帅,但每个成大事者,手底下一定要有几个这样的猛将。

  很多仗是不讲道理的,你布置完备,没有出错,各方面都有优势,但就是败了,起因可能是某人率精兵冲阵,将你的大阵搅和得一团糟,绝地翻盘。

  这个天下,其实就是由一个个杨亮帮助他打下来的。

  老兄弟马革裹尸,让邵树德陡然间对波斯产生了不小的厌恶。

  他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人老了,威望也达到了顶峰,比起打天下那会,愈发没人敢劝诫他了。

  他都不用和臣子玩心眼,因为他是军队的缔造者,是天下的共主,想杀谁杀谁,保管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但他还有理智,知道要保持敬畏之心,知道分寸、边界在哪里。

  “与波斯的议和继续。”他说道:“对了,波斯人知道杨亮死了吗?”

  “应不知道。”中书侍郎赵光逢说道。

  “那就诈一诈他们,说拔汗那全境已为朕攻取,此地又没多少百姓了,得之无益。”感伤过后的邵树德很快进入了面善心黑的邵贼状态,继续说道:“派信使西行吧,七百里加急,任命李嗣源为疏勒行营都指挥使,裴秀为监军。”

  “遵命。”这次回答的是南衙枢密使朱叔宗。

  他的头发也花白了,听到杨亮死讯时,回想起当年在河东一起杀敌、一起喝酒的畅快日子,唏嘘不已。

  杨亮应该不后悔吧?杀敌,或者被敌人杀死,就是他的夙愿。

  真奇人也!

  天下承平百年后,这样的奇人应该不会再出现了。老杨,走好!

  “升佑国军都虞候李璘为金刀军军使。”

  “升佑国军都游奕使王郊为龙骧军军使。”。

  龙骧军军使葛从周年初突发疾病,卧床不起,邵树德遣医官诊治,但针石无效,很快就去世了。于是调天德军副使贺瑰为龙骧军军使,但他抵达西域后也病倒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