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77节(1 / 2)

  大夏的纺织、农业其实也是靠经验,波斯那边一样。

  这玩意想要进入科学时代,需要冶金、机械、生物、化学等学科,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又怎么可能玩得转?无论是君士坦丁堡还是巴格达,即便存在化学家,那也是非常粗浅的装神弄鬼般的存在。

  在纺织和农业领域,就当前而言,更多依靠的是经验,而不是科学。

  与之相比,数学倒容易发展许多了。只需要有个脑子、纸笔,就能不断研究下去。后世搞基础科学,物理等学科已经进化到超级烧钱阶段,但数学领域么,政府只需要养数学家本人就行了,成本低得令人发指。

  “巴格达都换了主人了,波斯也不是以前的波斯。”巴尔迪亚说道。

  邵树德明白了。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白衣大食都灭亡了,萨珊波斯也不在了,局势风云变幻,巴格达的纺织技术是不是保存下来了还不一定呢。整不好都退步了,水平还没波斯高,还教个屁!

  “不是不可以。”邵树德说道:“但朕需要你们拿一些东西来换。”

  巴尔迪亚眉头一皱,问道:“需要什么?”

  “朕还没想好。”邵树德哈哈一笑,道:“君还是好好在洛阳写书吧。汉文多学一学,以后可以教学生。朕非常看重你,愿意为真理支付费用,你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朕绝对不会吝啬。”

  巴尔迪亚叹了口气。

  无上可汗给了他房子,家具、仆婢齐备,一口气赏赐了许多金钱、财宝,甚至还送了四位女乐。

  汗是慷慨的,就本心而言,巴尔迪亚非常乐意为汗效力。

  但他终究是波斯人,有使命在身,不完成总觉得有些愧疚。

  而且,他看得出来,汗对各种知识非常在意。可如果有一天波斯乃至巴格达的知识被榨光了,汗和他的子孙不再需要这些时,布哈拉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他——还能回到家乡布哈拉吗?

  

第032章 收尾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到腊月中旬时,随着年关将近,洛阳的商业气息愈发浓厚。

  这个时候,一个特殊的集市又开张了:奴隶市场。不过却悄然转移到了城外,为了保全某些人的颜面。

  已经移居国子监的波斯学者们并不知晓,他们仍在终日写书。

  是的,他们带来了三十骆驼的书籍,但这怎么能满足邵树德的胃口呢?肚子里的知识也要写下来,且不光写下来,还要成系统。

  他不挑食,什么都要,甚至连大食的历法都要求写出来。

  鸿胪寺的人负责翻译,但他们中通晓数学的只有一人,根本忙不过来。没办法,最后请了国子监几名会粟特语的学生过来一起参详。

  十二名波斯学者中,包括巴尔迪亚在内,纯正波斯人只有一半,另有四名粟特人、两名大食人,故可以进行二手翻译。

  书籍翻译工作完成之后,国子监会派人进行整理、校对,甚至重新编纂,最后送呈邵树德案头,由他亲自定夺,确定哪些将成为教材。

  这些工作枯燥无味,冗长繁琐。

  既没有战场上金戈铁马的豪迈热血,也没有朝堂上口你来我往的口蜜腹剑,但的确是夯实一个帝国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邵树德的野心太大,乐意折腾,就只能如此了。

  他其实也在默默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度,甚至每完成一部分,都会有专人整理抄录过来,提前给他审阅。

  他发现,十二骆驼的书籍中,数学知识的比重最大,其余的则是天文航海、美术建筑、风土人情、哲学思辨之类,甚至连《造物经》都有,也是见了鬼了——呃,这本书就不用翻译了。

  看得出来,他们最拿手的其实就是数学、力学、建筑、天文、航海之类——后面几个与数学有莫大关系。

  这也是正常的。

  其他学科太吃生产力了,生产力水平不到,很难说有多大的发展。与之相比,数学是最不吃生产力的一门学科了,因为它可以坐而论道,只靠一颗聪明的大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就能不断深挖下去。

  这个认识让邵树德微微有些遗憾。

  不过他也能接受。时代如此,凭一个人的力量,也只能让时代略微进步,却无法逆天而行。他做得已经够多了,无法真是逆天而行。

  古代的科学,除了数学及大量应用数学的学科外,其他的都较为原始。华夏大地,赶上这一波就已经不错了,后面的还得看子孙后代的造化。

  至少,他已经提高了所谓“杂科”的地位,给了他们做官机会,这就有了科学发展的土壤。

  没有上层政治人物的庇护和支持,科学只能走得步履蹒跚。

  前有中世纪教会对科学发展的桎梏,后有儒学一统天下在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欧洲人最终摆脱了教会的影响,挣脱桎梏。

  中国人能回到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状态吗?他不知道,他已经打了方向盘,踩了油门,剩下的只能指望子孙后代了。

  ※※※※※※

  “追封杨亮为仁寿郡公。”神都苑之内,邵树德的神色有些感伤,只听他说道:“册封其子杨森为开国仁寿县公,食封两千户。”

  杨亮死了,死在俱战提。

  消息传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

  大雪封山,信使绕道北方的冰达坂,经姑墨州传回了疏勒。

  疏勒方面不敢怠慢,立刻五百里加急传回京师。

  正常来说,如果九月撤退,大雪还没封山,信使不至于这般绕路。但今年天气异常,八月中旬就开始下雪,且一连下了好几天,雪花大如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