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36节(2 / 2)

  “如果他们这都不愿意的话——”说到这里,邵树德脸上厉色一闪,道:“朕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天灾’。”

  李守信低下了头。

  “天灾”这个词,近年来渐渐流行于拔汗那、怛罗斯等地,以比喻劫掠他们的游牧大军。

  对波斯人而言,游牧大军比夏国禁军更可怕。因为他们完全不讲道理,四处烧杀抢掠,什么令人发指的恶事都干得出来。打到哪里,吃到哪里,抢到哪里,造成的破坏比夏国禁军还要大。

  “第二个任务——”说完这件事,邵树德:“绘制地图,记录沿途风貌,打听下所至之处,附近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范围内,生活着哪些部落,又有哪些国家。关于这些部落、国家的历史、传闻,也可以粗浅记录一番。大食往西,有‘拂菻国’,看看能不能联系上。”

  拂菻是中国对拜占庭帝国的称呼。

  拜占庭与中国是有邦交的。

  贞观十七年(643),拜占庭遣使至长安,献方物(赤玻璃、绿金精)。

  李世民回赠绫绮。

  有唐一代,拜占庭共七次遣使来到长安,最后一次在玄宗天宝初年。因为阿拉伯崛起,后面几次要么托人间接过来,要么派的是民间使团——“大德僧”。

  至于“拂菻”是什么意思,最大的可能是菻读“麻”,在中间传递称呼的时候,传茬了。拂菻可能就是罗马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商人对外自称都是“罗马”。

  而宋史曾记载东罗马三次遣使过来,这个可能就不是真罗马了,而是塞尔柱突厥,他们历史上不止一次对外僭称“罗马”,蒙蔽外人,以至于《明史》中直接“疑其非大秦”。

  当然,也有可能是突厥人“拥立”的罗马皇帝。

  《宋史》中称其为“灭力伊灵改撒”,那么此人多半为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的妹夫、尼基弗鲁斯·梅里森诺斯凯撒,他曾经被突厥人“拥戴”,僭位皇帝,并将东罗马帝国亚洲地区城市的管理权交给突厥人。

  罗马人都能多次来中国,中国就不能去那边看看吗?很奇怪,历史上真没有。

  是你腿没人家跑得快,还是怎么着?邵树德认为,还是君主没有这个意愿。

  这不巧了么,现在他有这个意愿!

  交流,交流,一定要多与外人交流,无论是和平的方式,还是武力——不打不相识嘛。

  “第三件事,建立一条可行的稳固商道。”邵树德最后说道:“海路有海路的优势,陆路也有陆路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条路线不仅仅可以用作商路,文化、学者交流,更为重要。朕不喜欢闭门造车,更喜欢取长补短。文化、商业交流多了,安西道乃至河陇,就不至于这副鬼样子了,朝廷也能更好地统治这些地区。”

  很遗憾,中国处于亚欧大陆的东端,要想交流,还真的只能走西域,毕竟海路的风险实在太大,一不留神就船毁人亡了——历史上六七百年后,葡萄牙曾经流传一句话“没有一艘船能连续三次往返里斯本与印度之间”,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以16世纪的航海技术而言,远洋航行仍然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就别提这会了。

  “臣需要月余时间,做些准备。”李守信仔细听完三大任务后,神色凝重地说道。

  “不着急。”邵树德说道:“过完正月再出发,朕有耐心。另者,也别太过强求,若实在难以前行,不妨带着已有的成果,先行回转,朕自有计较。”

  

第082章 出使、买卖、辩经

  同光三年(918)的正月平平无奇,一如这个庞大的帝国。

  但邵树德就喜欢这样平平无奇的日子。

  每过一年,历史的惯性就更改一点。

  驶向历史深渊的晚唐五代战车,在他这位老司机的不断点刹下,速度已经大大减缓,并且悄然转向,离一条更好、更平坦、更光明的道路越来越近了。

  至于为何不把刹车踩到底,然后猛打方向盘,因为邵树德怕翻车啊。

  社会风气这种东西,不是下一道命令、建立一个新制度就管用的,它有惯性,有习惯于这种风气的既得利益者,有内部应力,需要某种方式来释放掉。

  要么是大爆炸式的集中释放,要么就花水磨工夫一点点消磨。

  做时间的朋友,让制度的牢笼在时间的加成下,一点点驯服风气这头怪兽。

  每过一年,邵树德都仿佛看到那头怪兽被关在笼子里,不断哀嚎,反复撞击。

  大夏开国的第十八年,怪兽的体力已经大大衰减,风气肉眼可见地产生了变化。

  这叫什么?

  这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换个人,笼子早破了,自己也被怪兽啃噬得体无完肤。

  正月初二,新年正热闹的时候,邵树德已经开始工作了。

  他找来了在海上声名鹊起、被授予正八品上宣节校尉的王黑子。

  别看王黑子在海上生龙活虎、威风八面,但在入宫之后,却十分拘谨。正所谓“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他之前的眼界还是太小了,没见过世面,被威严肃穆的宫殿给震惊,又被长戟如林的侍卫给震慑,没战战兢兢已经算他胆子大了。

  “王卿对宣节校尉可还满意?”邵树德高坐于上,美人环绕身侧,轻声问道。

  王黑子偷瞄了一眼,便低下了头,回道:“臣回家乡,县尉见到我,平辈论交。主簿说话很客气,还请我吃茶。县丞、县尊见了面,也寒暄了几句。臣——非常满意。”

  “这是你拿命换来的,有此待遇,也是寻常。”邵树德说道:“王卿年齿几何?”

  “三十有三。”王黑子答道。

  “正值盛年,就此安享富贵,有点早啊。宣节校尉,对王卿这种大才来说,也小了点。”邵树德说了一通,话锋一转,又道:“三十来岁的年纪,就不想封妻荫子么?”

  王黑子有些吃惊。

  封妻荫子有两种可能,一是勤勤恳恳做了一辈子高官,临老致仕时或有一二名额,另外一种则是立下大功劳,这个无需论资排辈,也无需衣紫,只要功劳足够,就可封妻荫子。

  他这种八品散官,想都别想,除非立下奇功。

  “臣又何尝不想,苦无机会罢了。”王黑子老实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