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36节(1 / 2)

  “隐约听过,似乎是波斯颇有学问之人。”李守信说道。

  他这不是吹牛。随驾西征的时候,他确实在拔汗那隐约听过这个名字,私底下猜测,这人名气应该不小。

  “波斯亦多贤人啊。”邵树德说道。

  花拉子米出生在花剌子模,活跃于中国的唐德宗至唐宣宗年间(780-850年),是波斯著名数学家,被称为“代数之父”,在大约八十多年前写了一本书:《代数学》。

  书中系统提出了代数、已知数、未知数、根、移项、集项、无理数等一系列概念,并载有例题800多道,传入西方后,作为标准教材流传了几百年。

  他还写了一本《算术》。系统记述了十进制记数法和小数运算法,为世界普及十进制计算做出了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0-9藉由他的著作传入西方,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很快代替了欧洲的罗马数字(就是Ⅰ、Ⅱ、Ⅲ、Ⅳ之类)——邵树德也打算推广印度数字,取代传统的一、二、三、四,因为非常好用,他也习惯了。

  花拉子米还是一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因为他卓越的才华和杰出的贡献,1973年世界天文联合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

  邵树德也是在听到这个名字时,他猛然发觉这个牛人竟然离他这么近。

  《代数学》这本书就存在巴格达的智慧宫图书馆,外界应该也有少量流传,只是需要费心寻找——1258年,蒙古攻破巴格达,进行了大屠杀,并将图书馆里的书要么烧毁,要么投入底格里斯河,将河水都染黑了……

  邵树德不明白为什么蒙古人对知识这么仇恨。

  图书馆里的书碍着你们什么事了?为什么要毁掉?难以理解。

  “朕想你出使巴格达,如何?敢不敢去?”邵树德问道。

  “有何不敢?”李守信说道:“陛下有命,纵赴汤蹈火,又有何惧?”

  “好,好!”邵树德笑道:“巴格达是黑衣大食的都城。这个国家,与前唐有些像。咱们虽然常说‘萨曼波斯国’,但严格说来,这个萨曼波斯只是黑衣大食下面的一个藩镇,萨曼国君也只是节度使罢了。王师多次掳掠的拔汗那,更只是这个藩镇辖下的一个支州。”

  “巴格达朝廷与藩镇之间的关系并不太算和睦。讲究点的还给贡赋,不讲究的就仅仅只有表面尊奉了,如同当年的河朔三镇。”

  “你若要去巴格达,萨曼波斯那边肯定是不能走了。”邵树德继续说道:“因为这几年王师在西域的征战,乌古斯人对大夏另眼相看。再加上他们当年臣服过八剌沙衮、怛罗斯的回鹘王公,因此有意遣使入朝,进献贡物。”

  “当然,这种进贡算不得什么。朕也不会虚荣到觉得他们就此臣服了,这不太可能。但他们至少不是敌人,在短期内也会与大夏保持一种相对良好的关系,这就可以借道了。”

  庞特勤率回鹘二十万众西迁之后,一度在葱岭以西威风八面,乌古斯人就曾经臣服过。

  但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葛逻禄人都不太听话了,遑论乌古斯。

  一言以蔽之,公驼王没有牌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不买你的账,却不一定是敌人。乌古斯诸部与波斯的关系也很差,他们存在着联合八剌沙衮,共抗波斯的需求,双方关系还是可以的,借道应无什么问题。

  “陛下,臣至八剌沙衮后,可否令碎叶王派人护送?”李守信问道。

  “可。”邵树德点了点头,说道:“朕会传旨碎叶、弓月两地,令吾儿及奥古尔恰克各派少许兵马,沿途护送。”

  “至乌古斯诸部牧区后,先派人联系可萨汗国。这个国家实力不强,应不至于留难你等。通过他们的领地后,再想办法联系巴格达。”

  “当然,以上都是朕的猜测。实地走的时候,肯定还会发生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届时就需要你随机应变了。”邵树德说道:“朕会挑选三百银鞍直武士,携带货物,由折从阮统率,他们都听你的,万事由你做主。”

  “银鞍直乃陛下亲军,折将军更是皇亲国戚……”李守信迟疑道。

  “无妨。”邵树德直接说道:“就得这等人护送,朕才放心。奥古尔恰克的人,可以信任,但又不能全信,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可靠。”

  “臣遵旨。”李守信应道,顿了顿后,他又问道:“陛下,敢问此行目的为何?”

  邵树德沉吟了下,道:“有三大目的。”

  “第一,交好巴格达朝廷,想办法获取智慧宫图书馆的藏书。无需原本,允许我们抄录即可。或者,花钱买大食语版本的书籍亦可。”

  “陛下,这不一定容易吧?”李守信问道。

  邵树德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有的臣子,就不会这样质疑他、反问他。你说什么,他都点头答应,也不管能不能做到。

  “很难。”邵树德叹道;“尽力获取吧,这也是此行最重要的任务。知识,虽远在大食,亦当求之。”

  “那就需要带上通晓大食语、波斯语、突厥语、粟特语的国子监贡生。”李守信立刻说道:“陛下最好亲手书写一份国书,挑——挑好听的话讲一讲,或能多上几分机会。”

  “朕会的。”邵树德说道:“智慧宫的藏书,包罗万象,最初多为波斯古籍,后来又多少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藏书。他们自己也写了很多,都非常有价值。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华夏先民固然书写了无数书籍,但智慧宫的藏书大体上与华夏书籍互补,我们缺的,正是他们擅长的。他们缺的,则是我们擅长的。”

  说到这里,邵树德沉吟了下,道:“如果可能的话,朕可以与他们交换。咱们华夏也有许多拿得出手的书籍,有些或许他们会感兴趣。”

  “陛下,大食人对外国书籍感兴趣吗?”李守信问道。

  “感兴趣,甚至费尽心思搜罗。”邵树德很肯定地说道。

  他记得历史上大食君主听闻西欧西西里国王的藏书十分丰富,于是写信过去,向人家索要藏书。不知道什么原因,西西里人竟然真的给了。

  况且,智慧宫的藏书大部分是外国的。波斯、希腊等等,阿拉伯人自己原创的真没多少,毕竟他们是沙漠马匪起家。

  “那么,臣会准备一份书籍名录,附上大致介绍,看看大食人感不感兴趣,以作交换。”李守信说道。

  “可。”邵树德点了点头,随即又道:“朕听闻,巴格达大部分学者不是大食人,甚至是异教徒。如果可以的话,邀请他们来洛阳,朕会赐予他们想要的一切。财物、宅邸、美人、官爵等等,让他们衣食无忧,可以安心作研究、带学生。”

  “臣明矣。”李守信了解了邵树德的决心。

  前唐非常开放,有大量外国学者居住在长安。

  别人好的,立刻就学习,从来不会觉得他会这个、我不会,而觉得丢面子,故意不学。

  也不会因为人家在某一方面研究得相对深入,自己在这一方面研究得比较粗浅,就出于自尊心,盲目排斥别人,死抱着自己落后粗浅的东西不放。

  他们非常务实。你比我强的方面,我承认,不耻下问,学会了后就是我自己的东西。

  看样子,圣人也是这种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