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24节(1 / 2)

  而且,主动进攻赢了,与防守反击赢,这是两个概念好不好?新罗混到现在,只能防守,无力进攻,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再拖下去,怕是防守也无能,那就是亡国之时了。

  朴景晖知道如今的局势非常不乐观,故屡次遣使入朝,探听消息。

  前年的时候,请求册封,但邵树德出征去了,后来在西域收到消息,也没回应。

  今年年初又来,这次态度更加卑微,提出国内港口可让大夏船只靠泊修理,然后请求朝廷发兵,援助他们。

  邵树德没有正面回答发兵的事情,但终于同意册封朴景晖为“智顺新罗王”。

  至于甄氏么,他们来得比新罗还早一些,邵树德一直拖着,这次终于降下德音,同意册封百济国主甄萱为“怀顺百济王”。

  毫无疑问,站在新罗人的立场上来看,他们肯定对大夏册封弓裔、甄萱二人不满。因为他们自视正统,认为泰封、百济都是乱臣贼子,只不过无力剿灭罢了。

  大夏册封三顺王,等于在法律意义上认可了弓氏、甄氏的地位,把他们与新罗提到了同等地位。

  但这又如何?自己国中什么情况不清楚么?

  况且,邵树德对三国使者都严加训诫,要求他们以现有地盘为国境,不得互相侵攻,其实帮了新罗的忙。

  当然,泰封、百济也可能不听。但无所谓了,邵树德不是很在意。

  就目前来看,泰封的国力最强,地盘和人口最多。不过他们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劣势,那就是地接大夏国境。

  如今的辽东,可不是荒无人烟的所在。

  事实上,渤海国的西京、南京就在附近,乐州的户口也比较殷实,安东府、辽东诸州有数万府兵,还可以征调大量蕃兵轻骑,即便没法占领泰封,但捣捣乱的能力还是有的——随便一个增兵浿水,就能把泰封国的主力吸引到北边来。

  从黑暗的角度来想,邵树德可能还巴不得他们互相侵攻,继续消耗呢。等到打得精疲力竭,数百里无人烟的时候,就会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了。

  历史上他们遇到了中原五代更替,契丹也把注意力放在南边的有利时机,最终统一,然后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缓过了一口气来。

  这个时候,即便契丹攻破了高丽国都(开城),但国王逃到南边的罗州(今全罗南道境内),号召抵抗,地方上也有充足的物资、人丁,故能坚持下去,没那么容易吃下了——他们把握住了历史赐予的良机,躲过一劫。

  但这会么,旁边有一个老练的猎手,正用阴冷的毒蛇般的目光打量着他们,情况大不一样了。

  邵树德未必想完全占领这三国,但目前这个程度的册封,与纸何异?算是羁縻统治体系中约束力最弱的一等了。

  至不济,也得像于阗国一样,加强控制。即你们可以继续自治,我也不想惹那个麻烦、花费巨大成本直接统治,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但适当加强控制是肯定的。

  他在慢慢等待时机,等不到就交给儿子,不着急。

  “陛下,于阗国主李圣天已抵达京师。”韩全诲轻手轻脚上了楼,低声禀报道。

  “让他径来此处。”邵树德吩咐道。

  

第069章 儿女和上山

  李圣天在宫人的引导下进了禁苑。

  苑内鸟语花香,草木葳蕤,一派春天的气息。

  李圣天走了一阵,心中更叹。

  于阗国,也就玉河一带有此美丽景象。离河稍远,草木渐渐稀少,最终便是一望无际的大沙碛。

  西域和中原,真是没得比!

  “拜见陛下。”

  “拜见贵妃。”

  入苑之前韩全诲已经提醒过了,此时见到一双男女坐在胡床上,哪还不知,当场拜倒行礼。

  “坐吧。”邵树德他是见过的,听到赐坐的吩咐后,谢了声,便坐在了对面。

  圣人身旁的应该就是储贵妃了,此时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

  看似不太礼貌,但李圣天心中有数,这是丈母娘在看女婿,故并不生气。

  储贵妃身旁立着一女,容貌与贵妃有七分相似。韩全诲私下里提过,这是储婕妤、储贵妃的族妹,圣人唤其“小储”,受宠过一阵子。

  储贵妃的来历,韩全诲语焉不详,但李圣天大体还是了解了,竟然是辽东道巡抚使张全义之妻!

  跟了圣人后,十余年宠幸不衰,先后诞下了三子三女。明献皇后赵氏薨后,储氏直接晋位贵妃,在后宫中是一人之下的存在,颇具传奇色彩。

  “国中都安排好了吧?”邵树德问道。

  “已安排妥当。”李圣天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

  李圣天连续两年随王师西略,所获颇多,在国内的威望是不小的。只要安排好,短时间内不至于有人作乱。

  更何况,于阗镇军第一批两千人已经抵达尼雅绿洲,有他们在,于阗国内就更安定了——此两千兵抽调自横野、落雁二军。

  “礼单朕看过了,还算隆重。”邵树德说完,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储氏。

  储氏微微颔首,道:“殿下一表人才,可为良配。”

  李圣天微微有些不自在。

  当然,在场诸人,没人会认为他的不自在是不好意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