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20节(2 / 2)

  太原人王含,“其母金氏,本胡人女,善弓马,素以犷悍闻。常驰健马,臂弓腰矢,入深山,取熊鹿狐兔,杀获甚多。”

  这种浓烈的尚武风气,民间广蓄私马的行为,以及藩镇割据的动员能力,或许才是胡人打不进来的最主要原因。

  回鹘、突厥、契丹之辈,未必弱到那种程度。只不过中原的“胡风”太盛了,压制了人家罢了。

  裴冠在马市看了许久,至一家店铺门前,问道:“为何不见高大健马?”

  “都在军中呢。”许是没什么生意,店家没好气地回道,旋又看见裴冠身后的武夫,立刻改了态度,道:“客人有所不知。自李国昌父子之乱,楼烦监败坏,河东官马就没了。后来晋王重建,也不太行,不得不征调私马。将校的私马不敢征,小老百姓的征不得吗?”

  裴冠有些懵。李国昌父子之乱?这也是能说的吗?

  不过那些晋兵都在吃梨,根本不管。好吧,或许他们听见了,但店家说的也是事实,有必要堵人家嘴吗?晋王自己听了,可能也一笑置之。

  风气如此,正常。

  “幕府经常征私马?”裴冠小声问道。

  “以前不多,现在多了。”店家满不在乎地说道:“再征几年,百姓的没了,就得征将校、商贾的,咱们这马市多半也开不得了。”

  “马都去哪里了?”裴冠问道。

  “这还用说?”店家笑了,道:“与夏人厮杀,冲阵一次,要死多少马?战事紧急之时,为了快速增援,得跑死跑废多少马?而今年年征战,再多的马也不够耗的。”

  “可有解法?”裴冠继续问道。

  “先把官马三监恢复了再说吧。”店家叹道:“不过河东乏能人,都是一帮饭桶,我看悬啊。其实那么多山岭,养马地多不胜数,就是没人会做事,恨啊!”

  听店家这么一说,那几个正在吃梨的晋兵终于有反应了,却不是责问店家,而是跟着一起叹气。

  裴冠理了理思绪。

  河东本是块宝地,有盐、有铁、有粮、有马,还有数量众多的粗通武艺,经受过多年土团乡夫训练的丁壮,更有熟稔战事的大将,为何混到这个地步?

  李克用不善理政只是一部分原因,更深层次的因素,则是战事太频繁了,慢慢耗尽了原本极为富庶的家底。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汉人、沙陀人、粟特人、吐谷浑人、回鹘人、鞑靼人等等,无一不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穷困潦倒。

  晋阳是首府,是前唐北京,是大都会,眼看着都要物资短缺了,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是什么模样。

  圣人结好李氏,善待河东降人,固然是不错的攻心计。但想要攻心计能发挥作用,也得现实来配合。如今河东的景况,却大大增加了攻心计的威力。

  这是圣人的堂堂大道,无上兵法,以正奇结合的方式,瓦解河东的军心民气。

  当年与李克用结义之时,圣人或许没想到这么多。但他非常擅长一鱼多吃,会不断挖掘每一件事的潜力,李克用栽在他手上,并不冤枉。

  “见微知著,吾知并州事矣。”裴冠感慨一声,离开了坊市,回到贺宅之中。

  入内之时,得仆夫来报:晋王于重阳节之日置宴,请裴少卿赴会。

  

第018章 默契

  有唐一代,重阳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隋代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

  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长寿……”台榭之间,李袭吉、李克用几乎同一时间抬头望天。天意难测,天意难违,寿数多寡,何人可知?

  裴冠在仆人的引领下,进入了宴会场。

  “参见晋王。”裴冠看了一眼李克用,躬身行礼。

  李克用头上的白发倒不多,依然乌黑亮丽。双眼之中的神采,却是少了不少。双颊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了下去,脸色不再红润,整体呈现一种病恹恹的状态。

  再看他时不时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然身有暗疾,隐隐疼痛,不过他强自忍住了,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出他的任何软弱。

  在场的人不多,文者就李袭吉、冯道二人,武者有李嗣昭、李落落、李存勖三人,另有幼弟李克柔在侧,是为宗族代表。

  “使者坐下吧,先用膳。”李克用勉强笑了笑,道。

  仆婢们立刻涌入,每人手里都端着酒菜,一一置于案上。

  裴冠随意看了看,都是高鼻深目的胡人仆婢,这应该是李克用本家的沙陀人或昭武九姓的粟特人了——其实一回事,如今的沙陀三部,就血脉而言,可能粟特更多了。

  “(粟特)男子年二十,即远之旁国……利之所在,无所不到。”裴冠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句话。

  前隋末年,粟特人龙润在晋阳担任萨宝府长史,并助李渊起兵,被封为“朝散大夫”——萨宝府,是当时专门管理火祆教事务的一个机构,其任职人员大都是来自信仰祆教的胡人。

  “义旗西指,首授朝散大夫,又署萨宝府长史。贞观廿年(646),春秋廖廓,已八十有余……永徽四年(653)九月十日,薨于安仁坊之第,春秋九十有三。”——其实这是一个龙姓焉耆王族。

  时太原鱼、仪、景三姓之粟特人,几达数万之众,盛况空前。

  只可惜,龙润活了九十三岁,李克用今年才五十,差得太远了。

  “我当了大半辈子武人,吃惯了军中粗陋的餐食,使者可还习惯?”李克用的嘴唇只略略沾了沾酒水,就停下了,问道。

  “太原羖(gǔ)羊,久已闻名。”裴冠赞道。

  毋庸置疑,羊肉在唐、夏两朝,都是刚需。其他肉都可以不吃,但一定要有羊肉。

  市面上卖的多是羯(jié)羊(从小就去势的公羊),按照圣人的说法,这都是绵羊。但羖羊更好吃,因为这是山羊。裴冠吃过几次羖羊,味道确实不错,胜过羯羊,只可惜如今毛布大兴,百姓不太爱养山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