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60节(1 / 2)

  赵匡璘闻言有些苦涩。

  一年大战下来,他们以守势为主,地方上被祸害得不像样子,大量百姓被汴贼掠走,已是财穷力竭,完全靠金商、襄阳二镇支持着。

  如果再少掉襄、郢、复三州的钱粮,这日子可就更加难过了。不但要养军,还要接济百姓,再打下去,他都担心随州会不会有人投降。

  “令公,听闻夏王往河阳大举移民,可否要些百姓过来?”赵匡璘问道:“襄阳也没多少百姓,地大多荒芜着,不如找赵匡凝要一些撂荒的地,安置百姓,产出钱粮。邓州有些地方也比较安全,可迁移百姓耕作。唐州、随州便算了,直面汴贼兵锋,不好办。”

  “怕是没多少人可迁过来了。就算来了,你拿什么养?头一年啥也没有。”说起这事,折宗本也有些恼火。

  女婿不给面子,宁可往孟、怀、邵三州移民,也不往唐邓随这边送。固然是担心他们养不起,或者送过来却被汴贼掠走,但一个人都没见到,过分了。待明年女婿过来,得好好训——商量一番。

  “说起百姓、钱粮之事,还不如去杜洪的地盘上抢。”折宗本又灌了一口酒,冷笑道:“当年在草原上征战,手头何时宽裕过?还不是靠抢!杜洪这伶人,西有赵匡凝窥伺,东有杨行密侵攻,朱全忠也没本事救他,就是死狗一只,早晚被灭。”

  “令公,某听闻杜洪有意降顺。”赵匡璘也知道这个消息不太靠谱,未经证实,而且上次去劝降也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还是说道:“杜洪如今仅控鄂、安二州,岳、蕲二州名为其属部,实则同盟。若无杨行密相逼,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至于黄、申二州,一归行密,一归全忠,与他更无关系。如今这个局势,杜洪已是支持不住,不降又能如何?”

  当然,这里说的投降是附庸的意思,而不是交出地盘、军队那种彻底的投降。

  折宗本闻言也沉思了起来,赵匡璘低头喝酒。事实上他在鄂州还是有些人脉关系的,能够打探到一些常人难以接触的高层讯息。

  “杜洪不会降杨行密。”折宗本断然说道。

  杨行密做事太绝,只要投靠过去,必然什么都没有,性命都可能不保。他每进占一处,都喜欢大清洗,高层诛戮一空,换上自己人,对中下层则大加笼络。他的圈子形成以后,外系很难爬得上去,似乎整体有些排外,对外人动起手来也不客气。

  对比起朱全忠、李克用,此二人就对降人没有歧视,只要有本事,都能升上去。

  故杜洪没必要投降杨行密,投降了也没好果子吃。

  “杜洪确实不会投杨。黄州刺史吴讨之事近在眼前,他焉能不鉴?”赵匡璘赞同道。

  “他现在对朱全忠一定也很失望。”折宗本又道:“可惜咱们的仗打得太被动了,不然上回劝降说不定就成功了。”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成。”赵匡璘说道:“河阳之战,庞师古十余万大军,咄咄逼人,然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夏王如此威势,便是远在江汉,杜洪应也有所耳闻了。再者,朱全忠为何无力救他?杜洪一定会想这个问题。或兵力不足,或有所忌惮,总之束手束脚。”

  “杜洪有没有可能找江陵李侃相救?”折宗本问道。

  “李侃前阵子病了,怕是有心无力。”赵匡璘说道,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笑了笑,道:“江陵府传闻,李侃在听到殿下晋爵夏王之后,怒急攻心,大发雷霆,再加上南征朗州不顺,一下子病倒了。”

  “李侃这人!”折宗本也笑了:“昔年出镇夔峡,起家的兵还是在西北募的呢。这种人,见不得别人好。”

  李侃的地盘,基本是沿长江一线,一人身兼夔峡、荆南两镇节度使。这些年他一直在扫平境内割据山头,然后分封给亲子、义子。如今还剩朗、澧二州未克,应没什么心思干涉外镇。

  “唉!”折宗本突然起身,道:“吾婿怎还留在京城?我得写信,等不及到明年了。最好尽快南下,迟则生变。长安的圣人嫔御,就那么舍不得吗?简直胡闹!”

  赵匡璘有些傻眼。

  

第025章 离开

  京中最近有些平静,甚至平静得过分了。

  也是,朝堂上层的更替,除了在士人圈子里引起一番议论外,很难再下探到民间。甚至于,一些消息不够灵通的外地读书人都不一定能知道这些秘辛。

  你看,有人还打算给崔昭纬行卷呢,但崔师长已经失去了圣眷,被打发到了安南镇的峰州当司马。以他状元之才,官场失意之下,不知道会不会留下什么诗坛名篇。

  唯一传遍整个长安的消息,大概就是圣人又改元了:今年剩下不到三个月为乾宁元年。

  乾宁,寄托了圣人和百官的期望,但他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邵树德刚刚接到老丈人的消息,让他从速带兵南下,发动战争!

  于是,刚刚在长安休整了几日的天雄军又出发了,他们将走蓝田武关道,前往邓州。

  整整一万步卒,在灵州休整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齐装满员,士气高昂,即将开往唐镇,接替保义军北返。

  保义军节度使李璠前阵子向邵树德告了一状,说折宗本招诱他的士兵,有千余未成家的单身汉军士投到了威胜军那边,据说是为了补充战损。

  邵树德假意安抚了一番李璠。

  他在鲁阳关一带与汴军打了几仗,部队本就不满员,被折宗本撬走千余,接下来回到关中后,陈诚还会要求他出两千精壮,补充河洛诸军的战损。

  这样一来,李璠手底下也就剩下不到三千了,届时会有部队配合陈诚,与李璠“谈心”,授予他朔方节度副使一职,到灵州荣养。

  这是一份年薪1800缗钱的好工作,就是不知道李璠愿不愿意接受了,希望不要搞得大家面上都不好看。真动起手来,不但李璠什么都没有了,邵树德的名声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萧遘已经当上了太师,住在开化坊,一时间门庭若市。

  大家都不傻,正从绛州赶来长安的萧蘧要当宰相了,作为长兄,又是太师,说不管事,可能吗?

  萧遘对这些来访攀附者的会面请求一概婉拒,甚至专门跑到了邵树德居所。

  “殿下为了安抚李克用,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萧遘坐在胡床上,笑眯眯地说道。

  昨日朝议,宰相崔胤奏请封异姓王,百官默然。

  嗯,默然就是没意见了,圣人也不好说什么。

  君臣问对下来,决定给上供勤快的几个大镇节度使封王。

  初,拟封李克用为代王。结果邵树德上表,言辞激烈,慷慨激昂,说李克用多年来供奉不辍,对朝廷极为忠心,请封晋王。

  树德都说封晋王了,朝廷还能怎么办?捏着鼻子认了。

  又封镇州王镕为赵王,因为他给的实在太多了。讨黄巢时就输送大量甲仗、器械,讨完黄巢又给耕牛、马匹、钱帛,最近年年上供,可不能寒了人家的心。

  再封江陵李侃为荆王,因为他也一直在上供,始终没有断过。

  再封广陵杨行密为吴王,他今年也上供了,虽然淮南不甚宽裕,但仍然挤出来不少茶叶、绢帛、铜钱,输往长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