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暗恋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123节(2 / 2)

  身后有人低咳一声,“我去。”

  躺在床上的人不知何时醒了,一旁的少女扶着他缓缓起身。

  他压下呼吸里的喘息,用力抵了一下床边,慢慢地站直,“金吾卫敢如此示威,不只是虚张声势……你未必能顺利入宫。”

  他望过来,“如珩,我去。我身为储君,无人敢拦我。”

  谢珩缓缓地摇头,“无恙,你身上还有伤。”

  他怔了下,小皇侄倔强地望着他,一言不发,眼神固执。

  “无恙,我真受不了你这副性子。”谢珩笑了声,走过去,抬手在小皇侄的肩上一按。

  他稍稍用了点力道,小皇侄猝不及防,一个没站稳,重重跌回床上,一边低低地咳嗽着,一边抬起眸看向他,似乎有点生气了。

  谢珩又笑了声,“行了。你好好睡觉吧。我这一趟是入宫面圣,你弄得简直像生离死别。”

  “虽然你从不叫我皇叔,但我毕竟是你的长辈。”他又道,“你父皇是我兄长,我对他足够了解,知道如何劝他。这一趟入宫,必定是我去。”

  他转身推门,接过一盏御赐金莲灯,拢了拢大袖,走上候在府前的马车。

  车轱辘轧过青石砖路,渐渐消失在长街转角。

  王府内陷入岑寂,庭中刻漏滴答,一声声响在石阶前。

  灯火摇曳的内室里,谢无恙昏昏沉沉地睡去,姜葵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谢瑗坐在书案前,几次提笔却难以落字,站起来在室内来回踱步,不安地等待着消息。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门外匆匆走来一名从人,往里面递进一页信笺,“太子殿下……凌大人设法送了急信过来!”

  姜葵走去接了信,送到谢无恙手里。谢无恙撑着半边身体坐起,借着一盏烛灯的光,展开这张压皱的信笺。

  “拦住如珩……”他低咳着说,“入宫的路上设了埋伏……”

  他抵了一下床边,试着站起身,忽然往前一跌,靠在身边少女的怀里,头稍稍偏向一侧,重又沉沉昏睡过去。

  “我去。”谢瑗低声说。

  话音未落,她已经推门出去,一角宫裙消失在门边。

  东方亮起一抹晨曦,仿佛烧红了半边天穹。长而笔直的宫道上,她从马车里跃下来,迎着天光奔跑着去找那个人。

  “如珩!”她大声喊。

  那个人提着一盏金莲灯,在宫道尽头回过头来。

  下一瞬,一枚箭矢刺破清晨的风,穿透了他的喉咙。

  那个瞬间一切都变得缓慢而寂静。莲灯坠落,衣袂蹁跹,那道影子无声地跌倒在血泊里,琳琅的美玉断了线般砸在宫道上,叮叮当当碎了一地。

  她拼命冲过去,半跪在他的身边,伸手去捂他的伤口。他已经无法说话了,只能用尽最后的力气,以掌心轻轻抵了一下她的额头。

  然后那只手无声地垂落。

  无边的风在寂静中汩汩地涌来,时间一下子吹回到很多年前,她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为了捉一只小雀儿穿出密林,在宫道上撞到了一个人。

  那个人抬了下手,托住她的额头。

  风里玉石相击的声音琅琅作响。

  他问:谁教的你?

  是你。

  她很慢地松开手,提起那盏染血的金莲灯,走过长长的宫道,踩上遍地流光的汉白玉阶,一步一步,行至巍峨的太极宫前,跪在朱红的大门前。

  “父皇……”她叩拜,“儿臣求见。”

  宫门不开。

  一阵又一阵的风穿堂而来,穿堂而过,吹起她的衣袂与发丝。

  太极宫前的水钟一声又一声,计数着寂静的时刻。

  阳光挥挥洒洒,斑驳的光影落遍她的肩头。

  良久又良久,宫道尽头行来一架凤鸾玉辂,青缎白玉,镂花饰金,五彩的流苏在风里摇曳,玉珂碰撞的声音叮咚作响。

  华服的女人撩开一角玉帘,从马车上走下来,踩过长长的汉白玉阶,轻轻抱了抱跪地的少女。

  “孩子,”她轻声说,“到皇姑母这里来。”

  一颗眼泪,从她的脸上,苍然而落。

  那一日,长公主挽着皇长女的手,叩开了太极宫的宫门。一身赭黄色皇袍的帝王孤身坐在殿内,长久地沉默不语,只是无声垂目。

  朱红色的殿门前,皇长女捧起奏章,叩拜于地,条陈利害,力请用兵。

  其奏曰:“一胜一负,兵家之常,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邪!”

  又曰:“当倾天下之全力,为家国百姓,破败而后立。”

  敬德九年夏,诸军征讨淮西不克。反对用兵者虽遭抑退、旋又复进,宦官广结声援、屡言军政无功,一百七十三人连夜奏请罢兵。

  那一日,温亲王谢珩入朝直谏,遇刺身死。

  君子如珩,他以自己的血,铺就了平淮西的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