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暗恋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123节(1 / 2)

第105章 颤动

  ◎很慢地闭上眼睛。◎

  子夜时分, 温亲王府。

  府内有竹木丛萃,花木万株,树叶密密匝匝地交织着, 在风亭水榭之间围出一方寂静池塘。满池夏荷盛开, 晚风一吹, 几瓣白莲在水面悠悠地飘转。

  “哗啦”一声,一尾红鳞从池水中跃出,又落回水中,溅起一连串的水光。

  池边, 宽袍散衣的年轻亲王倚在廊柱下, 执着一个白釉瓷罐, 往水中抛洒鱼食。风吹起衣袂,那道影子临水静立,如松如竹。

  脚步声从背后传来,一身宫裙的少女提了一盏珐琅灯, 沿着曲折的回廊走来, 停在他的身侧。

  他听见声音, 却没有回头, 只是注视着水中如簇的鱼群,“深夜来府上,沉壁睡不着么?”

  “如珩也深夜睡不着么?”谢瑗望着他, “你心事重的时候, 就会在这里喂鱼。”

  “在等淮西战报,按说早该到了。”谢珩低声说,“近日朝上北司忽然沉默, 仿佛在筹划着什么……我隐隐有不详的预感。”

  突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一名从人在亲王面前跪地叩首,“殿下!太子殿下他……”

  “他怎么了?”谢珩猛然回头。

  “太子殿下今夜出宫后遇刺,太子妃娘娘方才送他到府中……”

  话未说完,亲王的背影已经远去了,身后跟着步履匆匆的少女。

  谢珩推开一间内室的木门,煌煌的灯火涌来。床上静躺着一个人,他的身边坐着衣襟染血的少女,紧紧握住他的手。

  “无恙怎么了?”谢珩疾步走来。

  “在东角楼附近遇到了袭击,我带他从包围里冲出来了。”姜葵低声说,“他体内伤势发作,此刻昏迷不醒,必须尽快请长乐坊的沈药师过来。”

  “我即刻遣人去请。”谢珩转身。

  谢瑗着急地拉住她,“皇弟妹,你身上的血……”

  “别担心,不是我的血。”她苍白地笑了笑。

  “那无恙……”谢瑗的声线发颤。

  “也不是他的。”姜葵摇摇头,“这些都是敌人的血。突围的路上死了很多人、流了很多血。”

  谢瑗刚松了一口气,却听见她的声音低低地传来,“洛十一没有回来。”

  有一瞬间,谢瑗怔了一怔,下意识地无法理解这句话,接着听见她轻声重复,“洛十一没有回来。”

  灯火从上方落下来,透过重重堆积的纱幔,在床边投出一道狭长的阴影。她坐在这片阴影里,很慢地闭上眼睛,肩头和发梢微微地发颤。

  她身边的那个人静静地躺着,无知无觉,手指冰凉。

  她双手握紧他的手,深深地低垂着头,仿佛无法承受重量般,伏靠在他的床边。一线月光自窗外漏进来,越过她的头顶,在地板上无声地流淌。

  她的嗓音轻而颤抖,“别告诉他……”

  谢瑗在袖子底下攥紧手指。她想要说点什么,可是她的嘴唇翕动着,发不出声音。身后的谢珩立在门口,缓慢地仰头闭上眼睛。

  长夜寂寂,刻漏声声,一轮圆月孤高地挂在天穹之上。

  王府内彻夜灯火不息,流动的人影如纷乱的云。

  从人们来回出入,不停地奔忙。沈药师提着药箱匆匆赶来,为昏睡的谢无恙施过针,又去后房为他煮药。姜葵轻轻扶起他,以内力为他疗伤。另一侧,谢珩拢袖坐在案前,提笔写一封长信,谢瑗坐在他身边低头研墨。

  东方初晓,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一名从人在门外长拜,“殿下……淮西战报到了。”

  谢珩顿了笔,望过去。

  “我军在宋州附近兵败……”从人稽首再叩首,“淮西刺史领两万士卒,屠掠宋州、叶州等地,三日之内进军至东都附近,关中震动。”

  “督军弹劾大将军治军不善……”他抿了一下干燥的嘴唇,“听闻收了一半兵符。奏章与战报俱已呈送到太极宫。”

  “荒唐。”谢珩低声道,“区区一个督军,竟敢涉足行军之事。”

  话音未落,又一名从人匆匆奔来,在门外深深叩拜,“殿下!宫里的线报刚刚传来……”

  他压了一下呼吸,“朝上一百七十三人……连夜奏请淮西罢兵。”

  “天子何意?”谢珩低声问。

  “圣上下旨不见任何人。”从人低低回答,“太极宫三道门紧闭,只有那道奏章和战报传进去了。”

  “他决意罢兵。”谢珩缓缓道。

  他坐于案前,拢袖抬腕,疾笔写了一道奏章,“我亲自入宫劝他。”

  “殿下!”第三名从人从廊上走来,叩拜在门外,“东角楼巷大火后,金吾卫骤然封锁子城附近,对外声称是捉拿纵火贼……”

  他再叩首,“凌大人和周大人的府邸俱被包围,殿下今夜送出的信皆未能送达。”

  “那是示威……”旁边的谢瑗咬了下唇,“他们要逼得人人噤若寒蝉,反对罢兵者因此不敢入宫上谏。”

  “必须有人劝阻罢兵。”谢珩披衣而起,“我即刻入宫。”

  “如珩。”

返回